“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負擔過重問題由來已久。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連續出臺措施,推動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松綁。如今,基層減負常態化機制正在形成,為基層真減負、減真負已成為普遍共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只有讓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激勵他們心無旁騖地擔當作為、真抓實干,必能更好給黨組織添活力、給人民群眾謀福祉,激發風雨無阻、所向披靡的前進力量。
減“文山會海”,讓基層干部不做文字“專家”,做群眾致富“幫手”
落實好基層減負就是“要把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而這些“無謂的事務”,恰是困擾很多基層干部的形式主義問題。“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整治文山會海、工作過頻過度留痕現象,需要地方各級、基層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控制層層發文、層層開會,減少重復報表、事事匯報,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轉變作風,真抓實干,才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不負人民。
減“督查考核”,讓基層干部不搞“面子”工程,搞群眾“里子”建設
“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工作重在實干,干部重在實績,督查考核也要實在。對于督查檢查考核,要堅持督考合一、多檢合一,要從過去“埋頭看資料”向“抬頭看成效”轉變,切實減輕基層負擔。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多到現場看,多見具體事,多聽群眾說,考核內容要從過去“檔案完不完整”向“群眾點不點贊”轉變,決不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努力做到讓領導放心、讓干部服氣、讓群眾滿意。
減“指尖之負”,讓基層干部不受手腳“束縛”,能輕裝“瘦身”上陣
信息平臺本意在于及時推進工作部署、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基層、方便群眾,但在實際中,過多過濫的平臺成為基層的新負擔。各類工作群、業務群、黨員群、政務APP讓人眼花繚亂,各類“請上報”“請回復”“請點擊”讓人應接不暇……有的手機APP、微信公眾號,雖沒有具體工作任務,但是為了推廣,要求基層干部完成下載、點擊任務數,這些“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直接困住了基層干部的手腳。面對這些新問題,需要各地及時清理各種工作群中的重復群、“僵尸群”和政務APP中的“僵尸”APP,調整考核指標,給“指尖”松綁,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促發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減負不應減責,松綁不能松懈,“輕裝”應以“上陣”為導向。說到底,減負的目的在于樹立實干導向,激發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勇挑重擔子,敢啃硬骨頭。這既是政策的初衷,也是人民的心聲。為基層減負,需要時刻繃緊力戒形式主義的弦,這樣才能擠出時間解難題、騰出雙手干實事,干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事業。(張勇剛)
- 2024-04-18秦安稅務:稅惠春風助力繪就秦安文旅新卷
- 2024-04-18靈臺縣稅務局啟動辦稅體驗日活動
- 2024-04-18視頻 | 最美人間四月天 櫻花時節珍稀春釀
- 2024-04-18白龍江博峪河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