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岌爭時,一年農事不宜遲。眼下,甘南州29萬畝青稞迎來播種季。隨著產業化的發展,今年青稞的耕播實現了“良田、良種、良法、良機”的集成應用。
在田間地頭記者看到,農牧民群眾拉著剛領的青稞良種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春耕備耕生產。一臺臺播種機來回穿梭,起壟、施肥、播種,一顆顆種子帶著期盼與希望扎進土壤,到處都是一派搶農時、忙春耕的繁忙景象。隨著農機具大量推廣,昔日的“二牛抬杠”被拖拉機取而代之,播種機、收割機等農機具也大量普及,提高了耕作效率。與此同時,良種推廣也給農牧民群眾帶來實惠。碌曲縣雙岔鎮落措村村民其俊扎西說:“以前我們要自己買青稞種子進行耕種,產量得不到保證,現在給我們統一發放品質好的種子,而且進行統一種植,產量由以前的每畝350多斤增加到現在的450多斤,讓我們增產又增收,特別好。”

建設良種繁育基地,科技支撐是關鍵。從事28年農業技術推廣的研究員曹鈞和同事們正忙碌著,指導農牧民群眾進行青稞品種選擇和拌種等工作,為青稞種植提供技術服務。州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研究員曹鈞告訴記者,在實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中,著力推行統一供種、統一播種、統一去雜、統一管理和統一收獲的“五統一”技術措施,技術集成率達到了100%,全程機械化率達到了100%,單產提升65公斤,畝均增收520元以上,增產增收效果十分明顯,為青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甘南是甘肅省最大的青稞優勢主產區。2022—2023年,針對青稞產業發展的短板弱項,州縣先后投入3013萬元,建立青稞良種繁育體系,推進綠色高效生產。并先后選育出甘青、黃青等14個高產優質品種,其中國家小宗糧豆品種審定委員會已鑒定定名的青稞品種7個、國家登記認定的青稞品種4個,甘南青稞市場知名度享譽全省,青稞產業已成為農牧民群眾增收的重要途徑。州科學技術局局長陳麗娟表示,今年實施的是第2輪青稞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項目,與前兩年不同的是今年引導企業參與1萬畝的良種繁育田建設,形成了由“科研推廣單位+企業+農戶”的建設模式,通過今明兩年的良繁體系建設項目,可以實現全州的青稞新品種更新換代,實現青稞增產,群眾增收。

據了解,今年全州青稞種植面積預計達到29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平均單產達到175公斤以上,總產達到5.08萬噸以上,加工轉化率達到55%,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4.06億元。(陳春蘭 趙文俊 李偉新)
- 2024-04-21酒泉肅北:“電商快車”助雪山牛羊肉跑出銷售“加速度”
- 2024-04-21兩岸青年福建漳州同唱寶島金曲
- 2024-04-21蘇里南總統單多吉:跨越萬里的友誼 共同擘畫兩國關系宏偉藍圖
- 2024-04-21財經聚焦丨從廣交會看外商在華支付便利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