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5月13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近日,武威市涼州興宇職業高中順利通過市區教育、發改、財政、住建等部門驗收和省教育廳全省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國家達標實地督查驗收,并得到了相關領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該校辦學成績的取得,為學校創辦綜合高中奠定了堅實基礎。
武威市涼州興宇職業高中是一所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創辦于2006年8月,隸屬武威興宇澤教育集團。學校占地面積78畝,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43人,在冊學生347人,8個教學班;開設有高中教育、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等專業;學校建有實驗室9個,微機室2個,實習車間6個,實訓基地8處,各類實驗實訓設備500多臺(件);圖書室、閱覽室藏書14654冊,校內有高標準田徑操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場等;每個教室均配備多媒體教學設施。
多年來,該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黨建為引領,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核心,以打造“德育生態圈”為抓手,以升學教育為重點,傳承紅色基因,構建多元文化,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拓展發展空間,堅定不移地走以“職普融通、國際教育、中高職一體發展”的路子,并依托集團兩大基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了喜人的成績。
普通高考穩步上升,2023年,該校參加全國普通高考學生69人,4名學生成績超過本科最低控制分數線,其余學生成績全部超過專科控制線,學生普通高考上線率達100%。
國際教育初見成效,學校利用“甘肅省武威市國際教育營地”平臺,與甘肅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深度合作,積極開展國際教育合作。2022年,該校向俄羅斯輸送4名學生留學的基礎上,2023年畢業的4名學生又被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國立大學本科錄取,并順利就讀。
職業教育與時俱進,該校以打造“技能甘肅”為契機,以多種形式同省內外高校合作辦學,取得了顯著成果。2023年,該校職業班的28名學生,經嚴格的考試、考核,全部被對口職業院校錄取。
實施專家治校方略,實現了從經驗辦學到專業辦學的跨越。學校聘請當地著名教育專家組成專家團隊,高起點引領學校發展,并及時為學校的發展會診把脈。團隊根據學校實際,積極開展調研工作,深入了解學校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發展中的瓶頸和主要矛盾,提供決策意見。
強化管理隊伍建設,學校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配備了一批有教育情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組成管理執行團隊,以“制度管理,程序運行,績效考核”的模式,形成了一個具有戰略眼光、團結協作、執行力強的管理團隊。
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師資建設的激勵機制,以課程建設為目標,以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水平、職業道德、年齡結構為標準,形成了由校內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青年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梯隊結構。
著力構建基于核心素養指標體系下的高效課堂,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啟發、討論、參與的教學方式深度融合,不斷完善符合素質教育、時代要求以及學生特點的教材體系,育人的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增強。
以小班化教學模式實施個性化教育,本著“讓每個學生成才”的教育目標,充分利用小班優勢,深入分析、研究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學習狀態,找到提升學習成績的最佳途徑,并針對每位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輔導方案,實施個性化教育,從而激發學生的最大潛能,達到了傳統大容量班級教學模式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學生管理中,嚴格遵循“做人做事,以德為先”的人生信條,以國學經典為依托,開展勵志教育、感恩教育,使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并為之拼搏奮斗。
高度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根據新時期中學生成長過程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了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行動,結合封閉式管理的實際,學校科學調整飲食結構,合理確定菜譜,提高飲食質量,由一日三餐改為一日四餐,并采取食堂加工、分班就餐的供應方式,有效保證每一個學生的營養需要。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先后榮獲市、區教育局、人社局先進集體、先進單位、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等20余項榮譽;學校產教融合基地武威金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榮獲“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和“全國共享農民田間學校”。2020年入選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 2024-05-13鄭炳林:涼州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核心地帶
- 2024-05-13蘭州城關區:移風易俗“小切口”,助推鄉風“大文明”
- 2024-05-13瓜州西湖鎮:農房“大變樣”
- 2024-05-13瓜州:流動博物館進樓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