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金樹棟
近年來,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先鋒村著眼組織振興、人才振興引領保障產業振興,創新實施“雙構建雙提高”工程,堅持用“黨建鏈”串聯“產業鏈”“致富鏈”和“振興鏈”,推行“三聯三帶三增”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模式,著力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把黨建活力轉化為鞏固成果動力,推動形成黨建促產業、產業帶民富的良好局面。

支部聯建強引領。牢固樹立“大黨委”工作理念,按照地域相連、產業集聚、功能互補原則,堅持“一產業一黨委”思路和“六不變三統一”管理模式,打破行政邊界和區域阻隔壁壘,以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村“兩委”威信高的先鋒、萬崖、錦屏、內官等中心村為重點,依托內官綠色蔬菜現代產業園核心區,組建高原夏菜產業聯合黨委,統籌解決蔬菜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問題,推動形成了黨委帶支部興產業、黨員帶農戶促增收,黨委幫支部做規劃,黨員幫農戶調結構“雙帶雙幫”工作格局。
主體聯營聚合力。著眼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和尾菜處理中心建設項目,持續規范提升新型經營主體聯農、帶農、富農水平,通過龍頭企業與村“兩委”聯辦、村黨組織領辦、致富帶頭人創辦、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幫辦等方式,帶動周邊12個村1000余戶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蔬菜產業實現穩定增收。
資源聯聚補短板。聚焦農業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著眼內官綠色蔬菜現代產業園核心區,鏈接政策、資金、人才、技術、信息、服務等市場要素和土地、人力、農資、農機等生產要素向種養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產業基地和園區聚集。將政府25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495萬元企業自籌資金、253畝土地注入蔬菜產業發展項目,補齊產業發展要素短板。
組織帶主體入村。按照“對接專業機構發展蔬菜制種、完善相關設施開展工廠育苗、配套日光溫室發展設施蔬菜、融合農技農機農藝建立標準基地”的原則,村黨組織引進內官從事冷鏈倉儲、物流配送、包裝加工的龍頭企業甘肅天瑞包裝有限公司建設了內官營鎮高原夏菜技術集成及產業孵化基地,探索建立了以“選種專業化、育苗工廠化、設施精細化、大田標準化”為方向的蔬菜產業轉型發展新路子,示范帶動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主體帶群眾入社。按照“抓點示范、典型引領、復制推廣”的原則,由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牽頭,聯合定西錦泰宏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對有意愿入社的138戶農戶在培訓掌握蔬菜種植技術的基礎上,優先簽訂務工協議,實現穩崗就業。創新開展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推廣使用優良品種和蔬菜立體高效栽培、周年茬口高效種植、土壤連作障礙修復等先進技術,開展蔬菜種植全域化、全程化、常態化服務指導。
群眾帶土地入園。按照“農戶參與、共同發展”的原則,動員群眾把分散零碎、經營效益低的土地先流轉到村集體后,由村集體入股到合作社,統一規劃管理、生產經營。圍繞“水、肥、藥”一體化,推廣配方施肥和有機肥,采用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控害、土壤改良修復、農機農藝融合等技術,有效解決土壤鹽堿化、板結化、低效化等突出問題,實現產品提質、生態轉優、農民增收。

促進集體增效。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躍升”行動,發動村黨組織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要素,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化項目。村集體將13畝集體土地按照1000元/畝/年的價格與錦泰宏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流轉合同,村集體每年可獲得土地租費1.3萬元;村集體使用的新辦公樓資產按年限全部置換完后,村集體與錦泰宏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錦泰宏專業合作社向村集體進行分紅,村集體每年可通過土地入股、資產出租的方式獲得收入36萬元。
促進農民增收。完善產業黨組織與群眾利益聯結機制,通過“黨組織+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方式,以期限10年、1000元/畝/年的價格,流轉98戶農戶240畝土地,戶均通過土地流轉增收2.5萬元;企業和合作社吸納就近40名群眾常年在產業園、基地和菜庫務工,人均通過務工增收4500元;同時,農戶通過反租倒包的形式經營設施大棚15座,戶均通過蔬菜產業增收1.6萬元以上。
促進主體增利。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在農業技術、農機服務、市場流通、風險防范等方面的突出優勢,鼓勵支持黨員致富帶頭人領辦創辦新型經營主體13個,培育龍頭企業1家、農民合作社11個、家庭農場2家。通過主體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切實把農民組織動員起來,匯聚發展富民產業的強大合力,推動農業集約化經營。
- 2024-05-14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積極開展存款保險宣傳
- 2024-05-14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民勤縣支行榮獲“武威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 2024-05-14郵儲銀行張掖市分行:金融助力玉米制種向陽而生
- 2024-05-14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極速”金融服務 踐行普惠小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