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近年來,臨潭縣各鄉鎮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借“牛勢”、興“牛業”,持續帶動群眾敲響養牛“致富門”,讓百姓吃上“產業飯”,過上“牛日子”,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牛動力”。

近日,記者走進古戰鎮甘尼村、拉直村,只見排列整齊的標準化圈舍寬敞明亮,牛欄里一頭頭健碩的牛或嚼食草料或閉目養神,“哞哞哞”的叫聲此起彼伏,仿佛在唱響致富增收的交響曲。飼養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清掃衛生、投喂草料,養牛場處處盡顯勃勃生機。
“我們村有很好的天然草場,祖祖輩輩以養牛為主。我合作社現在有牛棚6座,占地2300平方米,有西門塔爾140多頭,牦牛130多頭。我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其他群眾共同致富。”臨潭縣由敏個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敏由個說。
臨潭縣拉直村群眾馬玉花說“以前我在合作社打工,期間,我也學了點養牛的經驗,現在通過政府的支持,我自己也養起了牛,感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牛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讓當地養殖戶腰包鼓了起來,也極大地帶動了周邊群眾發展養殖業的積極性,“牛產業”帶領群眾過上了“牛日子”。
古戰鎮統籌謀劃、因地制宜,緊緊抓住產業發展的“牛鼻子”,大力發展牛產業,探索出養牛產業向規模化、特色化、生態化方向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
古戰鎮牛產業蓬勃發展只是臨潭縣養殖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臨潭縣精心謀劃、重點培育,著力打造養牛專業村10個,共建設養殖棚26888平方米,儲草棚8438平方米,全力推動基礎養殖產業朝著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方向快速發展,成為不斷推動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色的“火車頭”和“加速器”。截至目前,全縣牛存欄量為43128頭,其中,牦牛存欄量為28544頭,肉牛存欄量為14584頭。
興一方產業,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臨潭縣將扭住重點部位、巧乘政策東風,以政策支撐“筑底氣”、篤實創新“迎朝氣”、打造品牌“揚名氣”,大力發展牛產業,拓寬農戶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繪就一幅“牛”氣沖天的生動畫卷。(張彩霞 丁海龍)
- 2024-05-24天祝公安:為民解憂暖人心
- 2024-05-24華亭:“小”工廠 “大”就業
- 2024-05-24國網甘肅電力:優質服務贏贊譽
- 2024-05-24張掖市文聯助力肅南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區建設座談會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