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瓜州縣深入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堅持“四水四定”原則,以節水增效、節水減排、節水降損為抓手,在制度建設、系統治理、用水管控、宣傳引導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鞏固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建設成果。

在瓜州鎮瓜州村連片的小麥地里,一根根細長的黑色滴灌管沿著一行行麥苗整齊擺放,將水與養分輸送到麥苗根部。水肥一體化的淺埋滴灌方式,告別了傳統大水漫灌,由“澆地”轉向“澆作物”。
“合作社今年種植的600多畝地的小麥全部用的是淺埋滴灌技術。與傳統的大水漫灌相比,粗略估算每畝能節省30%的用水量,節省40%的用肥量。淺埋滴灌不僅節省了水資源,還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希望更多的農戶能夠采用這種技術,共同為節水事業貢獻力量。”瓜州縣飛天蜜瓜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馬建財說。
瓜州縣堅持以提高農業用水效率為核心,持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啟動建設昌馬大型灌區、榆林河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工程等項目,最大限度消除極端干旱天氣影響,2023年,全縣累計建成高效節水示范區36個、地表水蓄水池168個,單座最大容積達到8.5萬立方米,農業用水由“大水漫灌”的單次150m³/畝降低到“精準滴灌”的單次25m³/畝,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15。嚴格落實取水許可管理制度,堅持定額管理和總量控制,農業用水全覆蓋在線監測,計劃用水率達100%。
工業既是用水的主體,也是節水的中堅。瓜州縣推動工業節水減排,著眼提高工業用水效率,對全縣工業發展路徑進行優化完善,著力培育清潔能源裝備、先進材料等低耗水、低污染產業,推進節水技術改造,抓好準入管理,嚴把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審查和許可審批關口,從源頭上減少工業生產水耗。2023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40.38%。
“火力發電是一項傳統高耗水的項目,常樂電廠投產以來,我們通過技術升級、水資源循環利用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水資源消耗,實現節水的目標。2023年獲評甘肅省‘節水型企業’稱號。”甘肅電投常樂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營部負責人說。
近年來,瓜州縣推動城鎮節水降損,優化水資源配置,實現優水優用,充分發揮水價調節機制作用,嚴格計量計費,提倡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制定完善生活供水管網改造方案,加強對供水管網陳舊老化、“跑冒滴漏”等突出問題排查整治,2022年以來,累計改造給水管網26538米、排水管網28822米、綠化管網44464.7米,管網漏損率有效控制到了10%以下。
同時,瓜州縣注重宣傳引導,以濃厚氛圍凝聚節水合力。緊扣“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節點,靈活采用“線上+線下”“新媒體+傳統媒體”等形式,廣泛普及節水知識。以雙塔水庫、榆林河水庫、草圣故里文化產業園、淵泉體育場為依托,建設水情教育基地,打造節水主題公園,開展參與式、體驗式的水情教育活動。培塑節水典型。深入開展節水型企業、小區、學校、賓館、機關事業單位,農業節水灌溉示范區等創建工作,累計建成各類節水載體136個,通過典型示范,引領帶動全社會節約用水,形成了社會參與、上下聯動的全域創建格局。
“為了有效實現節水目標,我們加強了對供水設施的監管和維護,確保供水系統的正常運行,減少因設備老化或損壞導致的水資源浪費。其次,積極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宣傳節水知識、舉辦節水培訓班等方式,提高公眾對節水問題的認識,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節水行動。同時我們還積極推動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引入先進的節水設備和技術,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量。目前,節約用水工作已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全縣上下擰緊‘節水閥’,做活‘水’文章,將每方水發揮最大效益,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瓜州縣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長魯云說。(魏鴻嬌 米建剛)
- 2024-05-30卓尼:“林下雞”成村民增收新渠道
- 2024-05-30瑪曲:反季節出欄促牧民增產增收
- 2024-05-30甘肅農信第三代社會保障卡全面發行
- 2024-05-30蘭州城關區:全面統籌謀劃 保障交通暢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