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甘州區堅持“三個融入”,推動“筑基”工程走深走實,有效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嵌入心靈、融入血液、注入靈魂。

融入課堂建設,建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主陣地
圍繞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融入掌握知識、提升技能和發展能力各個環節,切實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吸引力、實效性。將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進步等融入課堂教學主陣地,推廣使用《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教材,找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結合點、嵌入點,定期組織教師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識學習,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效。利用網絡教育,組織學生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精品網絡課程,帶領各族學生走進高金城烈士紀念館,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現場教學,利用音樂課組織學生學習經典民族歌舞,利用美術課組織學生賞析各民族優秀作品,提升青少年文化素養,于“潤物無聲”中澆灌民族團結之花。

融入校園建設,有力推進各族師生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深入實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石榴籽”工程和青少年“金種子”工程,充分運用“石榴籽育人課堂”“國旗下的演講”等載體,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進步、“紅色文化”納入開學第一課。扎實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校園“六個一”實踐活動(講一堂專題思政課、開一次主題班會、讀一本課外讀物、講一個民族團結故事、唱一首民族歌曲、辦一次主題活動),真正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成為各族師生共同的信念和行動。持續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漢字書寫大賽、書法名家進校園、“校園之星”評選、“傳承紅色基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校園等系列活動200多場次,全力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讓“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融入社會建設,有形有感有效共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聯合文旅部門對全區博物館、紀念館、開放文物保護單位及景區景點講解詞、導游詞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全面修訂。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展陳內容中凸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公共文化設施、旅游景點、中心廣場等場所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以第21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為契機,通過紅色文藝輕騎兵宣講、小板凳宣講、馬背宣講等多種方式,深層次、廣角度開展宣傳教育,累計開展宣講100余場。堅持“融”的導向,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機融入“彩虹張掖·樂游甘州”四季旅游等系列活動中,廣泛開展春節社火、民歌比賽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引導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花魁)
- 2024-06-17肅北稅務:青年力量助推培育新質生產力
- 2024-06-17碌曲縣舉辦首屆“央格日達”牦牛藏羊評比大賽
- 2024-06-17華亭:項目建設“熱”力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