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華亭市山寨鄉東街村500畝蔬菜種植基地,大棚里種植的螺絲椒在一條條白色的地膜上亭亭玉立,長勢喜人。一邊是技術指導員精心查看每一株螺絲椒的長勢和生長環境,一邊是菜農除草、澆灌、追肥、噴霧除害,環節緊張不慌亂、動作嫻熟不多余,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今年以來,山寨鄉以解決廢棄苗木占地和撂荒地閑置問題為切入點,引進寧夏涇豐源有限責任公司,結合清理騰退廢棄苗木,成立了蔬菜產業黨委牽頭抓總,按照“黨組織+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對350座大棚由8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群眾和企業共同認領種植,與浙江臺州市臺尚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山東天添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訂單協議,主要種植螺絲椒、貝貝南瓜、菠菜、小青菜等時令蔬菜,蹚出了一條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子。“把這次藥打完,最近一個星期應該不會出現病蟲害了,以后辣椒出現其它問題,要及時反饋,做好棚內通風,控制棚內溫度,盡量晚上澆水。”蔬菜大棚的技術指導員正在給每個村的負責人培訓辣椒全套保值技術。

北陽洼村黨支部書記正在棚內和菜農一起悉心呵護菜苗,他說:“北陽洼村是市級重點養牛專業示范村,自從東街村蔬菜基地建設投入使用以后,村民種植意愿非常強烈,經過不斷協調和對接,我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也如愿以償加入了浩浩蕩蕩的蔬菜種植大軍,這不僅拓寬群眾增收的渠道,還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奠定了基礎。”

“建立‘企業引進來、產品走出去、社農富起來’的利益連結機制,村集體年均預計增收3-10萬元,群眾從參與大棚蔬菜種植、土地租賃和分紅、務工就業等途徑增加收入。”山寨鄉蔬菜產業黨委書記介紹道。
今后,山寨鄉將持續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以公司化改革為抓手,按照“土地盤活、改革賦能、產業壯大、集體增收、農民受益”的思路,通過“村企聯建、村村聯動、社群聯帶”,將企業、合作社、群眾吸附在蔬菜產業鏈上,確保蔬菜產業提質增效、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群眾增收致富的目標。(秦海燕 黃超)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