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老產業“發新芽”,新產業“長強枝”,慶陽市西峰區著力在挖掘“土”資源、放大“特”優勢、壯大“產”規模上做文章,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農業產業格局,農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盛夏時節,走進西峰區顯勝鄉蒲河村的甜瓜種植基地,郁郁蔥蔥的瓜藤長勢茂盛,一個個甜瓜掩映在翠綠的藤葉之中,散發著濃郁的香甜味,聞香而來的游客走進大棚挑選、品嘗、感受田園生活,體驗采摘樂趣。西峰區顯勝鄉蒲河村依托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以建基地、擴規模、帶農戶為思路,利用全區農業主導產業扶持政策和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資金,流轉土地,搭建鋼架大棚,集中連片種植甜瓜。今年新建的50座大棚預估收入可達25萬元以上,帶動周邊群眾務工增收可達8萬元。
“這幾年根據市場需求,我們在品質上下功夫,真正提高經濟效益。目前來說,前期的30棚早熟甜瓜毛收入達到了25萬元以上,剩余的120棚中晚熟甜瓜,根據市場行情,預計村集體經濟毛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顯勝鄉蒲河村村委會主任贠新亞說。
沿著環川公路驅車從南往東就來到了西峰區溫泉鎮,這里的設施蔬菜基地里智能溫控大棚鱗次櫛比,棚內辣椒長勢喜人,綠意盎然,目前辣椒苗已陸續進入開花期。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田間管理。“黨建+公司+農戶”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模式,不斷盤活了閑置土地資源,進一步帶動了村民增收,實現了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多方共贏。而“精、特、優”的產業新項目和適銷對路的產業鏈也讓村級集體經濟有了一年高于一年的突破。
“我們村采取黨支部包合作社,合作社帶農戶,引進了崇源農業公司這一個龍頭企業,龍頭企業負責農產品的市場銷售以及提供技術服務,合作社負責農產品的統一標準種植,分級管理,農戶跟著合作社進行種植。去年的產值共達到了160多萬元,帶動群眾的務工收入達到60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了14.68萬元。”溫泉鎮齊樓村黨總支書記李林鋒說。
趁著綠蔭,感受涼風習習,再往北走,看到的就是另一番產豐景美。這兩天正是西峰區后官寨鎮司官寨村食用菌基地香菇的豐收季,村民們或是采摘分揀,或是裝筐搬運,或是稱重銷售……香菇產銷兩旺,村民們喜從心生。
“現在基本上兩到三天裝一車,一車2萬斤左右,到目前為止,這20多座棚收入大概50萬元,從現在這個情況來看,今年的收獲是很樂觀的。”西峰區后官寨鎮司官寨村村民徐振豪高興地說。
西峰區后官寨鎮司官寨村按照“村級聯合社牽頭組織、組級合作社具體實施、群眾自愿入股分紅、生產技術全線外包”的產業發展模式,食用菌從產到銷有了政策保障和技術“加持”,生產出的菌菇品質良好,市場銷售客觀。
“基地今年香菇生產300座食用菌大棚,每天基地參與的群眾主要是香菇的采摘、周轉、分揀、裝卸等達到200多人次,在勞務方面全村參與的戶數達到170多戶,近700多口人。預計今年整個香菇的產量可以達到1500噸,產值能完成3000萬元左右,群眾增產增收800萬元左右。”西峰區后官寨鎮司官寨村黨支部書記 高虎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
西峰區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深挖多元價值,把特色產業的“小買賣”做成“大生意”,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各村從“單一的種養殖”到“接二連三”的特色產業發展,繪就了融合發展的好“豐”景。( 李麗娜 李紅濤)
- 2024-06-26蘭州城關區以高質量招商引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 2024-06-27甘肅永靖縣三塬鎮大棚豆角獲豐收
- 2024-06-27永靖縣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聚力保護傳承,打造文旅融合新典范
- 2024-06-26武威:24小時城市書房 讓閱讀“不打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