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山水相融的自然優勢和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華亭市上關鎮以山水為底色、以生態為特色、以文化為靈魂、以康養為載體、以旅游為紐帶,聚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全力構建“文旅+康養”發展格局,加快推動文旅康養產業提檔升級。

今年來,上關鎮依托鎮域紅色文化資源,在擦亮當地紅色文化品牌的同時,不斷豐富旅游活動內容,讓紅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煥發光彩。走進塄坎村第一黨支部,一張張珍貴的圖片,一篇篇豐富的史料,無不訴說著上關大地上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和革命先烈們英勇無畏的斗爭故事。光影交錯間,仿佛穿越時空,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段歷史的厚重與偉大。
游客張紅濤說:“參觀了第一黨支部后,先烈們的英勇事跡讓我深受感動,‘飛奪瀘定橋’‘重走長征路’‘翻越雪山’每一個歷史場景的模擬都形象逼真,我覺得這里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有著寶貴的文旅資源。它讓我們在旅行中不僅體驗了研學的樂趣,更能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傳承革命精神。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人來到這里,感受這片紅色熱土的厚重和悠久。”
青山巍峨,綠水纏綿,賞心悅目的油菜花田和“玉米迷宮”也成了夏日上關獨有的風景,前來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為了“旅游小鎮”的名片更具特色,上關鎮在玉米種植的基礎之上打造了一個集闖關探險、智力拓展、親子互動等元素為一體的綜合團建基地——“玉米迷宮”,這里不僅有農耕體驗、特色小吃更有著充滿神秘和未知的“上關寶藏”、廣闊奧秘的“知識時空”,趣味十足“星星之火”游戲,讓人躍躍欲試。
“我們已經在這轉了半個小時了,還沒走出去呢。”來玉米迷宮游玩的家長劉娟說,聽說有一個用玉米打造的迷宮,就帶著孩子們來看看。“不僅可以休閑娛樂,更能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在田間地頭認識不同植物的生長,激發他們探索、求知的欲望。”更讓孩子們高興的是,在走迷宮的同時還能參加尋寶游戲。
今年來,上關鎮依托塄坎村“第一黨支部”這一紅色資源,經過多方論證,實地調研,有效連結半川水上樂園,溫華生態園等現有景點,打造出了塄坎第一黨支部—上關中心廣場—半川水上樂園紅色研學線路、半川水上樂園—真人CS基地—溫華生態園戶外素質拓展基地精品旅游線路、石拱寺—半川水上樂園—溫華采摘園—油菜花基地休閑觀光旅游線路。迎來了市內外一波又一波研學團隊和觀光游客。今年,累計承接學校研學團隊6批次4000余人,社會團體10批次1500余人,散客累計約4000余人,讓這個小鎮增添了熱鬧的同時,推動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鄉村振興添翼賦能。
寄情山水之間、圍坐農家小院、行走廣闊田野……一步一景,處處令人陶醉。坐落于上關鎮的半川村,巧妙地融合了本地資源稟賦與特色文化,將鄉村旅游、特色產業與田園風情緊密結合,打造了一個集游、玩、吃、品、娛為一體的全方位旅游勝地。這里不僅為游客們提供了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親近自然的絕佳場所,更是一個傳承民俗文化、領略鄉野風光、體驗農事勞作、找尋心靈慰藉的好去處。園外山川環抱、綠意盎然,一派生機勃勃,游客們圍坐于農家小院,品嘗地道的農家菜,靜享著午后時光的寧靜與愜意。
上關鎮人大主席杜安表示:“上關鎮依托良好的資源稟賦,開發了精品紅色研學路線、野外拓展訓練基地、‘玉米迷宮’、升級建造半川水上樂園、草莓采摘園、茶藝農家樂等多個板塊,通過深度體驗讓廣大游客充分享受鄉村慢生活,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詩和遠方交相輝映,既可領略革命歷史的壯麗篇章,又能沉醉于自然風光的旖旎多姿,更能享受身心愉悅的康養之旅。如今的上關正以紅色文化為魂,綠色生態為基,康養產業為翼,三者緊密交織,相輔相成,共同繪就上關文旅康養新畫卷。(楊愛龍 李英)
- 2024-07-11蘭州城關區:移風易俗文明鄉風拂面來
- 2024-07-11臨洮農商銀行開展支部標準化建設“互檢互評”活動
- 2024-07-11酒泉農商銀行與玉門農商銀行聯合召開高質量發展交流研討會
- 2024-07-11國網慶陽供電公司:繃緊“防汛弦” 織密“安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