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意義
“戶外+騎行”催生了全國各地的“騎行熱”。自行車運動親近大自然,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越來越受到人民群眾的青睞。發展戶外騎行運動,成了推廣健康生活的主流方式。
自2021年成功啟幕后每年一屆的甘肅省自行車長征賽業余聯賽,讓省內外騎友喜出望外,有多站比賽人氣爆棚、名額難求。組織領導強有力、安全保障嚴又細、賽事服務接地氣、激勵面寬鼓士氣、品牌影響力漸起,贏得了全國各地騎友的熱切期待和廣泛贊譽。聯賽在促進騎行運動發展,展示甘肅地域特色和文化優勢,助力西部體育強省建設,促進賽區知名度提升,帶動縣(區)旅游、經濟、特色地域文化、全民健身蓬勃發展等方面,體現出了越來越長久、越來越深遠的影響力。
古浪縣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古絲綢之路要沖,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具有較高的文化旅游價值。甘肅省第四屆自行車長征賽業余聯賽古浪站依托古浪悠久的歷史文化、紅色的歷史背景、厚重的人文資源、獨特的自然風貌,以“絲路要塞·紅色古浪”為主題,以環“八步沙”為主要路線,弘揚古浪紅色資源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宣傳展示新時代古浪經濟社會發展新成果,推進“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既推廣健康生活的主流方式,又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指數,更將賽事活動帶來的“流量”轉換成經濟發展的“增量”,為持續擴大消費貢獻體育力量。
二、賽事主題
絲路要塞·紅色古浪
三、賽事名稱
甘肅省第四屆自行車長征賽業余聯賽古浪站暨“絲路要塞·紅色古浪”環八步沙自行車賽
四、指導單位
甘肅省體育局
甘肅省體育總會
五、主辦單位
甘肅省自行車訓練管理中心
甘肅省自行車運動協會
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古浪縣人民政府
六、承辦單位
古浪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七、時間地點
2024年7月21日上午。開、閉幕式及頒獎儀式均設在古浪綠洲小城鎮廣場。
比賽路線為:綠洲小城鎮廣場(起點)→沿慶興路向北行→4.05km處右轉向東行→21.3km處左轉向北行→28.3km處左轉向西北行→42km處左轉向南行→51.58綠洲小城鎮廣場(終點)。
八、賽程設置
(一)項目設置:山地自行車賽
(二)組別設置: 按年齡和性別分設男子山地青年組、男子山地精英組、男子山地大師組、女子山地組4個組別。1.男子山地青年組:16-30歲, 80人2.男子山地精英組:31-50歲, 110人3.男子山地大師組:51-65歲, 100人4.女 子 山 地 組:16-65歲, 70人 年齡節點按年計。
九、參加辦法
(一)報名時間:
2024年7月12日18:00起,7月15日24:00前報滿即止。
(二)報名方式:
通過野途app報名。
野途app報名聯系人:馬建雄,電話18153978203。
(三)報到簽到:
1、7月20日15:00 統一乘車從蘭州出發的騎友,請于當天13:00—15:00到達乘車指定地點:城關區北環東路停車帶(蘭州碧桂園·金城云鼎南側)大巴車、大貨車停靠處簽到、裝車、乘車(該位置最近的公交站為“銀河國際”公交站)。簽到時核查身份信息、健康證明或心電圖(聯賽各分站賽任意一站已成功完賽者可互認)。簽到并掃碼支付計時芯片押金100元后,憑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領取參賽物資(定制騎行服、號碼布、車牌、計時芯片、背包等),同時現場簽署《法律責任免除與權利放棄書》。拒絕代領!然后防護車輛并裝車。統一乘車前往古浪縣大靖鎮。特別強調,乘坐擺渡車的參賽騎友,務必預訂大靖的酒店,不要預訂別處的酒店!擺渡車賽前一晚只停靠大靖鎮。
15:00 準時發車。
2、自行前往比賽地的騎友請務必于16:30—20:30到古浪賓館接待中心簽到,憑本人有效身份證領取參賽物資(比賽定制騎行服、號碼布、車牌、計時芯片、背包等),同時現場簽署《法律責任免除與權利放棄書》。拒絕代領!
3、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古浪縣城的參賽騎友,從縣城到比賽起點,從比賽終點到縣城間的交通,由組委會提供接駁服務。參賽車輛請運動員自行做好基礎防護,在裝貨車前組委會提供二次防護裝車編織袋。
4、乘坐縣城接駁車的參賽騎友,請務必于21日早6:20前在古浪賓館接待中心門口上車。6:30準時發車。過時不候!
5、組委會提供的裝車編織袋對應參賽隊員的參賽號碼標號,請運動員務必全程自行保存好,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拉混!以免領錯車輛!
(四)參賽須知:
1.健康狀況檢查
所有參賽隊員須及早關注、清晰了解并密切感知個人身體健康狀態,尤其是賽前一周的身體狀態。不帶病參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2.身體素質要求
(1)參賽者應長期從事自行車鍛煉,必須具有良好的適合本次比賽的健康狀況,要求身體健康,無視力、聽力、語言、發熱、感冒、心臟病、高血壓、心肌梗、腦栓等任何影響比賽的身體疾病或障礙,心理健康、情緒穩定、未服用任何影響神智的飲品、酒類、藥物、食物或保健品等。
(2)參賽選手必須提供2023年7月21日以后的縣級及以上醫院出具的身體健康證明或體檢證明(或心電圖),已成功完賽本屆聯賽任意一站者可互認。比賽組織方有權禁止不適合參賽的車手報名、比賽。
3.其它要求
(1)各省市體校學生和專業自行車運動員、退役不滿2年的運動員、UCI注冊運動員以及在中國自協注冊的運動員不得報名參賽,一經發現取消比賽資格。
(2)參賽運動員應具有積極向上的良好風貌,具備良好的體育道德和文明禮儀,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勝不驕、敗不餒;尊重對手、尊重觀眾、尊重裁判;嚴格遵守和執行競賽規程、規則等規定;嚴格執行競賽委員會、裁判委員會做出的決議或決定。對曾有影響體育形象、賽會形象和比賽正常進行行為的,組委會有權拒絕其參賽。
(3)本次比賽設定定額的參賽席位,參賽者可以通過組委會指定的方式進行報名。自報名起始日開始至名額報滿即止。
(4)選手需在報到時憑有效證件(身份證)現場確認并簽署《法律責任免除與權利放棄書》,簽字人與參賽人必須一致。
十、獎勵辦法
甘肅省第四屆自行車長征賽業余聯賽古浪站暨“絲路要塞·紅色古浪”環八步沙自行車賽獎勵標準


注:各組別實際參賽人數不足60人者,按該組別實際參賽人數的50%錄取獎勵。積分規則:本站比賽為聯賽第五站比賽。積分第1名100分,第2名98分,依次遞減……,第50名以后均得1分。總積分規則不變。
十一、參賽福利
1.本次比賽報名費50元/人。
2.從蘭州乘坐接駁車輛的運動員每人承擔80元交通費。賽事運營公司向租車公司購買交通服務,由租車公司為參賽隊員提供運動員及參賽車輛從蘭州到比賽起點、從比賽終點返回蘭州間的大交通接駁服務。
3.自行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古浪縣城報到的騎友,由賽事運營公司向租車公司購買交通服務,租車公司為參賽隊員提供運動員及參賽車輛從古浪縣城到比賽起點、從比賽終點返回古浪縣城間的免費接駁服務。
4.安全完賽的運動員均可獲得專業拼接面料定制騎行服一件(建議運動員賽時試穿體驗)、騎行商務兩用背包一個、精美獎牌一枚(如下圖);




5.組委會為參賽運動員提供一份賽后補給品(面包、牛奶、火腿腸、香蕉、運動飲料等)。
6.賽中提供補給(香蕉、面包、飲用水等);
7.專業騎行攝影團隊的多位攝影師在不同角度拍照,賽后發布一拍即傳照片集。參賽選手可“遇見”賽場上奮勇爭先的“最美自己”影集。

十二、競賽辦法
(一)比賽形式自行車賽采用大組出發。同組別參賽運動員按照檢錄的先后順序編排出發順序。參賽人員只能參加一個組別的比賽。
(二)比賽路線本次比賽路線為鋪裝路面山地自行車賽道。比賽路線為:綠洲小城鎮廣場(起點)→沿慶興路向北行→4.05km處右轉向東行→21.3km處左轉向北行→28.3km處左轉向西北行→42km處左轉向南行→51.58綠洲小城鎮廣場(終點)
1、比賽路線圖示

2、海拔爬升圖

(三)比賽程序
1、7:30-8:20,各組檢錄并排列出發位置。
2、8:21-8:50,全體參賽選手分組在臺前列隊參加開幕式。
3、8:51,開始比賽。
4、10:30,進行頒獎儀式,為獲獎選手頒發獎品、獎金。
5、11:00,在綠洲小城鎮廣場裝車點防護車輛并裝車。
6、比賽結束后,原人原車乘車,參觀八步沙六老漢治沙紀念館、古豐芍藥花基地、古浪戰役紀念館等景點,領略“絲路要塞·紅色古浪”的深厚底蘊。之后返回蘭州。
(四)技術規定:
1.采用中國自行車協會最新審定的《自行車競賽規則》。
2.比賽形式:大組出發、計時排名。
3.參賽器材及裝備要求:
(1)比賽必須使用26—29英寸山地越野車型,前后輪大小必須一致,必須有前減震器,車胎寬度不少于1.75英寸的帶齒外胎,嚴禁使用裝有金屬螺釘或長釘的輪胎。否則,將被取消比賽資格。參賽選手的器材裝備必須符合規則規定。即使是在比賽結束以后,被裁判團核準的違規使用比賽器材的行為,該選手也將被取消比賽成績。
(2)所有參賽車輛在比賽時必須除去可能導致傷害的非必要配件(如車鎖、休息把、菜籃、車包、邊支架、照明設備、音響設備、后貨架等),不得配有任何非人力傳動及助動裝置,禁止在比賽中攜帶和使用玻璃容器。
(3)所有參賽選手都得自我保證車輛之質量與狀態良好,且滿足比賽要求,任何因車輛質量、狀態或使用不當造成的傷害或損失,活動舉辦方概不負責。
(4)服飾要求:所有參賽人員必須穿著騎行服,佩戴頭盔、騎行手套、眼鏡。
(5)參賽選手和車輛必須按規定佩戴組委會統一配發的號碼簿與車牌號,不得裁剪。參賽車輛、裝備及護具自備。正確安裝和佩戴圖示如下:

(6)比賽中容許攜帶輪胎、維修工具進行自行維修,但不得借助外力維修,比賽中大會不安排隨隊隊車和公共器材車,所帶物品也不得超出身體。
4.賽事簽到:
(1)簽到時間為賽前1小時30分,截止時間為賽前30分鐘。
(2)簽到時均需憑報名有效證件簽到。
(3)簽到時領取比賽套包(含號碼布、號碼牌、扎帶、電子芯片等)。
(4) 簽到時選手需現場簽名認并遞交簽署的《法律責任免除與權利放棄書》。
(5) 簽到時選手需出示本人健康證明或心電圖,或安全完成本屆聯賽任意分站賽的信息。
(6)報名結束后,參賽資格審查組將對報名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因個人原因造成未能按時參賽的,大賽組委會將視為自動放棄。各運動員不得私自更換參賽者。
5.檢錄與出發:
(1)賽前1小時開始檢錄,賽前10分鐘停止檢錄,未檢錄者視為自動放棄。未經檢錄而參加比賽者,即使完成比賽成績亦無效。
(2)檢錄時,裁判將根據參賽者有效證件進行身份確認,如發現有更改或冒名頂替者將直接取消參賽資格。
(3)檢錄時,須經組委會技師檢驗車手賽車、裝備合格后方可參賽,裁判有權要求不符合規定的車手重新處理直至合格為止,否則不得參賽,責任車手自負。
(4)完成檢錄后選手須按照裁判排定的位置順序在檢錄區等候,不得離開。
(5)出發時必須按裁判發令統一出發,不得中途加入比賽(如檢錄后自行離開,在比賽中返回),違者取消比賽資格。
(6)出發依次順序為:男子山地青年組、男子山地精英組、男子山地大師組、女子山地組。每組間隔時間為3分鐘。
6.計時與排名:
(1)以自行車前輪壓過終點線前沿的垂直平面的一瞬間停表為選手的到達成績。
(2)最終排名根據選手完成規定線路并通過終點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名。
(3)比賽成績將以電子計時為主,人工計時、攝像記錄等為輔,裁判組只提供獎勵名次,不公示比賽計時及錄取外名次。
(4)到達終點時,參賽選手若無車牌號碼、身體號碼,將不予錄取名次。
(5)關門時間設定為各組第一名選手通過終點后30分鐘,在此時間之前通過終點線者視為完賽,在此時間之后到達的選手將不予排名。
7.參賽人員在比賽中的行為規范:
(1)自行車比賽是有一定危險的活動,所有參賽選手在比賽騎行中必須保證本人的騎行安全,不允許雙手撒把,不得使用非正常的騎行姿勢參加比賽。
(2)因所有活動均在公眾場合及道路進行,請所有參賽選手務必注意自身及游人/觀眾的安全,遇到游人或穿行道路的行人,首先要減速并吶喊注意,停止加速,控制好方向,避免可能的傷害及損失。
(3)所有參賽選手在比賽中必須保持公平、公正的競賽精神,遵守競賽規則和舉辦地的法律,不做可能引起自己或他人受傷害的冒險或有意行為;不得有意沖撞、排擠、刮蹭等影響他人比賽及其安全的行為;對上述行為引起的一切責任與后果均由肇事者承擔。
(4)不論什么原因,如果參賽人員騎出賽道,他必須從下道處的同一地點返回賽道。如果裁判認為該參賽人員由此獲得優勢,則將被取消比賽資格。比賽沖刺前100米不得走曲線、斜線沖刺或有其他阻擋行為,否則取消比賽成績。
(5)若參賽選手攜帶2個以上電子芯片通過終點者,取消其所有電子芯片對應參賽選手的成績及名次。并禁止參加本屆聯賽后續各站比賽。
(6)比賽中必須佩戴頭盔、手套等護具,途中不得摘掉頭盔。否則裁判有權隨時取消參賽資格并令其提前終止比賽。
(7)參賽選手必須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確保不做污染賽道的行為。
(8)參賽者不得有任何暴力、威脅、侮辱或其他不正當行為,也不能采取其他不正當方式使其他人員陷入危險之中。不能使用語言、手勢、書寫或其他方式損害其他參賽者、主辦方、贊助商以及整個自行車運動的名聲和榮譽。
(9)參賽均需符合本次賽事競賽規程和競賽規則的有關規定,對違反規定者裁判團有權采取警告、禁止比賽、取消成績等措施。
8.其他事項:
(1)賽事中,裁判有權按組別、參加者數量、水平等狀況決定是否采取合并/拆分組別出發,合并/拆分組別不影響比賽組別成績的記錄及獎勵。
(2)賽事當日如遇一般性的刮風、下雨天氣,比賽將照常。
(3)賽事當日如遇降雪降溫、雷雨、狂風、暴雨等特別惡劣天氣或其他意外事件,比賽可能將被延遲、延期、改變路線、改變比賽方式、擇日、終止或被取消。如遇突發惡劣天氣,裁判組有權根據賽事進展情況、天氣狀況等采取合并或分組、提前或推后發車時間等措施以保證安全完成比賽,敬請車手注意現場公告、通知和參賽群實時信息。因此導致的比賽異議,賽事組委會恕不受理投訴。
(4)比賽規則如有未盡規定,參照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最新規則執行。
9.申訴程序:
(1)所有比賽申訴由大會仲裁委員會受理。
(2)對裁判的判罰和比賽成績有異議時,在比賽成績發布后15分鐘內向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并提供證據和相關證件,并繳納1000元申訴處理費,否則視為放棄。勝訴后,更正成績,并退還申訴費;敗訴,維持原狀,沒收申訴費。
十三、仲裁委員會和裁判員
仲裁委員會按國家體育總局《仲裁委員會條例》規定執行。比賽監督、技術代表、裁判長和裁判員由甘肅省自行車運動協會委派,不足人員由承辦單位選聘。
十四、本規則最終解釋權屬承辦單位,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 2024-07-14百鍋同炒 萬人共享 第二屆山丹炒撥拉節開幕!
- 2024-07-12民樂:“三支隊伍”賦能提升社區治理能力
- 2024-07-12國網臨夏供電公司:現場參觀學習 提升技術水平
- 2024-07-12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貓再次現身白龍江迭部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