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網格作為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小網格”承擔著基層社會治理的“大任務”。今年以來,城關區委區政府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的“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全區各街道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并實踐“小網格”基層治理模式,變基層“末梢”為治理“前哨”,切實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網格+基層組織”為服務提供有力支持
城關區各街道通過“1+4+X”模式強化網格力量配備,為每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打造集“格、人、事、責”于一身的網格員隊伍,確保網格內“大事小情”有人管、有人抓。加強對網格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專職網格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建立優秀網格員激勵機制,鼓勵網格員積極履行職責,不斷滿足社區群眾多樣化需求。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劃分網格,設立小網格,確保每個網格內的居民數量和服務范圍相對均衡。除傳統的線下服務外,還積極探索線上服務模式,通過街道微信公眾號、社區微信工作群、網格群等渠道,拓寬服務范圍,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滿足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網格+排查化解”守護萬家和諧幸福
為真正實現基層“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服務優、自治好”,酒泉路街道5個社區共下設53個專職網格,1個專屬網格,以54名網格員牽頭為骨干的隊伍組團式服務基層,不定期走訪發現風險隱患、矛盾糾紛、居民建議訴求,由網格員通過“網格上報”匯報動態數據,依托街道綜治中心落實網格事件閉環處理,實現全方位排查管控風險,有效強化對基層一線“弱信號”的感知和捕捉。同時利用“隴情e通網格化辦理平臺”“小蘭幫辦公眾訴求平臺”“樓院小區微信群”,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自主摸排常住人口40477人、流動人口7016人、社情民意及意見建議23794條,共計受理各類建議訴求673件,各類矛盾糾紛147件、重點人群信息256人、安全隱患排查整治89件。
“網格+文明交通”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叔叔,請您走人行橫道。”“奶奶,綠燈亮了,我扶您過馬路”“你好,中山橋是沿這邊走”……連日來,城關區各街道開展了“小小志愿者”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倡導文明出行的交通理念,營造文明和諧的道路交通氛圍。活動前網格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未成年人講解了道路安全法律法規、安全出行知識以及安全注意事項。早上8點30分,小“紅馬甲”們已經手持交通勸導小紅旗,精神飽滿地站在指定崗位,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用稚嫩的話語耐心勸導行人和非機動車遵守交通規則,為問路的游客提供熱情幫助,用真誠傳遞著文明出行的理念,藍天、白云、志愿紅,構成了最動人的畫面。
“網格+新業態”延伸基層治理觸角
不斷發揮“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作用,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打造“人人都是網格員”綜合網格基層治理新模式。近日,白塔山社區組織轄區順豐快遞員參與“人人都是網格員”活動,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的職業特點,快遞小哥們化身為流動網格員,圍繞工作半徑,協助社區發現公共設施隱患、電瓶車亂擺放等問題,同社區網格員一起入戶發放反電詐、垃圾分類、禁毒等宣傳彩頁,“小哥們”在社情收集、文明勸導、安全巡查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使社區居民關心的點滴小事能夠迅速得到反映、及時處理。同時,白塔山社區利用社區閑置空間,建成了“小蜜蜂驛站”,解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工作中的飲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急難愁盼”問題,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城關區將持續探索和完善“小網格”服務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網格為民”的服務理念,把群眾的“表情包”作為工作的“風向標”,以網格化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精織“小網格”激發社區“大活力”。(竇如冰)
- 2024-07-26喜報丨市軌道公司獲得蘭州市首個《數據資產登記憑證》
- 2024-07-26合作:羚城西苑又添一“景”
- 2024-07-26瑪曲舉辦第八屆甘南牦牛歐拉羊河曲藏獒展示評比大賽
- 2024-07-26蘭州市總工會勞模(職工)療休養基地在白龍江林區迭部生態建設管護中心正式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