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哥,最近豆腐作坊用電怎么樣?”“好得很,縣城的幾家大酒樓剛追定了200多盒豆干,我都忙不歇了。”7月26日,在慶陽市環縣洪德鎮耿塬畔村,村民金祥夫婦正忙著將自家手工作坊的傳統酸水豆腐干套袋裝盒,發往縣城的幾家酒樓,看到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前來檢查用電安全,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環縣洪德鎮耿塬畔村位于大山深處,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的限制,耿塬畔村村民們的生活條件一直比較艱苦。為了發展豆腐產業,帶動村民致富,國網慶陽供電公司主動作為,率先開展對耿塬畔村的農村電網開展升級改造工作,為美麗鄉村提供強勁的電力引擎,地方旅游業、特色產業逐漸發展起來了,居民生產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山區百姓真正實現向“用好電”的轉變。
同時,該公司專門為其量身定制了電力保供預案,組織國家電網甘肅電力連心橋(慶陽南梁)共產黨員服務隊定期走訪,了解豆腐坊用電需求,幫助其對供電線路、用電設備等進行檢修維護,現場解決遇到的各種用電問題。
豆腐是餐桌常見食材,物美價廉、營養豐富,深得老百姓喜愛。耿塬畔村豆腐采用獨特的高山山泉水和本地黃豆,加上純正的老酸水制成,煙熏晾曬后的豆腐干品質好,色澤亮麗,口味純正,屬綠色無公害食品。人們喜愛,便口口相傳,名聲遠揚山外。
“雖說我這是傳統豆腐作坊,但也離不開電,我這里的黃豆打漿機,還有照明、塑封,都需用電。黃豆泡好后,如果沒電,打不成漿,稍晚就泡過了,發酸了,做不出好豆腐,我們損失可就大了,現在電力足,用電方便、省事,提高了打漿效率,也增加了豆腐產量,可以說,我們一刻都離不開電。”金祥說道。
目前,豆腐坊生產紅火,還在原有的新鮮豆腐基礎上衍生出豆皮、豆腐絲、豆腐干等產品,形成豆制品生產和加工鏈條,每天日消耗黃豆500多斤,日產豆制品1000多斤,帶動村民就業26人,年收入20多萬元。
小豆腐書寫鄉村振興大篇章。在優質貼心的電力服務加持下,耿塬畔豆腐加工業產銷兩旺。下一步,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將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助力傳統產業煥發新的生機,用“滿格電”賦能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張翠翠)
- 2024-07-31平川公安特邀監督員近距離感受“夏季行動”
- 2024-07-31甘南:集體婚禮倡文明 移風易俗樹新風
- 2024-07-31國網甘肅電科院:一項目獲得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支持
- 2024-07-31酒泉農商銀行:“雙基聯動”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