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掖高臺美食中數第一的就是面筋了。8月8日,走進張掖高臺縣鈺興羅城蒸汽面筋加工坊,藺鈺興夫妻倆正在忙著將面筋繃扯在柳條編的罩子上,繃成透明狀,放置大鍋中蒸,蒸熟的面筋可切條直接食用,也可晾干儲藏,待食用時煮開即可,是最早的“方便面”。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張立偉、王英杰正在忙著對高臺縣城十幾家面筋作坊店的用電設施進行定制化全方位體檢,排查供電設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一步為面筋加工業保駕護航。

早時,高臺人家做面筋,是幾家婦女聚在一起,經過揉面、扯面后,用傳統柴火灶燒火上大鍋蒸熟,切條現吃,或者卷成麻花狀的小拳頭放房頂晾干,待農忙時節沒時間做飯的時候吃。如今,面筋的吃法有好多種,拌在麻辣燙里吃、蓋上孜然羊肉吃、做成酸辣面筋湯,是外地游客來高臺都要品嘗的一道特色美食。
過去,制作面筋大多采用的是傳統柴火灶,火候大小不好掌握,往往一家蒸面筋得召集村上幾家婦女前來幫忙,整整忙活一天才能完成,是費時又費力。近年來,高臺縣有專門做面筋的店,采用現代化的電蒸屜和揉面機,既省時省力又干凈衛生。針對高臺縣特色美食制作,該公司積極推進電能清潔替代工作,向上爭取投資291.53萬元,實施2024年配變能效提升工程,為城區更換19臺S20型高能效變壓器,極大程度提升了供電可靠性,為面筋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堅持差異化、精準化的服務,定期上門幫助面筋加工企業及面筋店鋪排查線路和設備用電隱患,詢問設備容量及用電需求情況,提出合理化用電建議,做到只要一個電話,24小時隨叫隨到。”該公司城關供電所所長馬吉兵說。
藺鈺興夫妻倆是土生土長的羅城村人,妻子寇玉霞因自幼在農村看著母親和嬸娘在家制作面筋,耳濡目染的緣故,她從小就能幫著家里做面筋,對制作面筋有著濃厚的興趣。她說:“我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這門傳統美食,從傳統柴火制作,到現在的全電氣化制作,面筋美食從傳統方法制作到現代化制作得到了有效融合,尤其是在電的使用上,也加快了我們面筋制作速度的提升,滿足了客戶的要求,也得到了外地人的喜愛,發往外地的禮盒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高臺縣從事面筋制作銷售的店有30多家,當地借助電商平臺擴大銷售渠道,不斷提升美食的知名度,一家面筋店還上過甘肅衛視美食節目,使這一古老美食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品嘗,新鮮面筋和干面筋包裝后發往全國各地,深受各地人士和在外工作的本地人青睞。
一直以來,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工作中主動做好“電”文章,不斷改善用電營商環境,通過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供電服務,采取優化配網結構、業擴報裝綠色通道和主動靠前的上門服務等措施解決企業生產用電需求和難題,全面提升電力服務“含金量”,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電力保障。(雷玉娟)
- 2024-08-09宕昌公路職工在“同心圓杯”乒乓球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 2024-08-09天祝縣舉辦全民健身登山活動
- 2024-08-09舟曲X422線槐樹壩至丁字河口公路工程項目開工建設
- 2024-08-09武威職業學院在第六屆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甘肅賽區再創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