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常偉 通訊員 袁林英
今年以來,民樂縣堅持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以改革推動法治建設,以法治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激活深層法治“細胞”,蹚出了一條具有民樂特色的法治建設之路。
夯實法治根基 為法治民樂建設“蓄水賦能”
堅持以更牢固的法治思維凝聚力量,不斷深化法治民樂建設生動實踐,以高水平法治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提升法治素養促履責。制定印發《民樂縣領導干部法治素養提升年行動方案》,創新實施提升領導干部法治素養“頭雁工程”,舉辦全面依法治縣業務骨干培訓班,開展“百場法治大宣講”活動2期,在電視臺開通“普法伴你行”欄目,邀請部門單位負責同志輪值講法釋法14期,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的能力。
強化統籌協調聚合力。協調召開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印發《2024年全面依法治縣工作要點》《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等文件,壓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推動實施“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10項,不斷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
創新法治督察促落實。探索組建法治督察隊伍,采取“書面通報、閉環整改、回頭看”三步走督察整改模式,對67個部門單位和10個鎮開展法治督察,創新實行“兩函”督辦機制,建立法治督察反饋問題點對點包聯指導機制,全力抓好問題整改及重難點工作突破,推動法治建設落實落地、取得實效。
抓深依法行政 為法治政府建設“劃線立規”
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推進全面依法治縣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增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助推打造開放高效規范陽光政府。
筑牢依法決策“法治屏障”。制定《民樂縣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組建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庫及合法性審查專家咨詢委員會,創新合法性審查“一圖一清單一指引”工作標準,采取“部門初審+司法局再審+政府決策”的審查模式,審查重大行政決策92件、規范性文件1件、協議合同10件、請示文件146件,提出可行性意見建議27條,為政府依法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織密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在全市率先推行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業務“導師制”,從縣直部門選派18名“業務導師”,常態化對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在業務學習、執法辦案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選聘以法官、檢察官、律師及行業代表為主體的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8名,對重點執法領域開展執法監督2次,評查行政執法案卷600余宗,督促行政執法單位建立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規范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探索爭議化解“最優路徑”。建成“1+1+10”行政復議便民服務網絡,全面推行行政復議委員會、行政復議委員會辦公室和行政復議人員集體研究的三級辦案模式,落實“簡案快辦”“繁案精辦”“要案慎辦”機制,受理行政復議案件28件,辦結22件,辦理行政應訴案件8件,無經復議后敗訴案件,辦案準確率達100%。
推進全民守法 為法治社會建設“聚力增效”
全面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提升公民法治素養”要求,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普及憲法法律,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建強隊伍強實力。深入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培育工程,掛牌評選“法律明白人”1365戶、“學法用法示范戶”356戶,組建“金牌普法講師團”及普法志愿者隊伍12支,打造點單式精準法治宣傳品牌“小司說法”,推送普法短信2萬余條,發布“以案釋法”典型案例及各類宣傳報道信息800余條,開展法律咨詢、以案釋法等公益普法活動120余場次,著力營造全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濃厚氛圍。
聚焦重點出實招。創新實施提升青少年法治素養“護苗工程”,嚴格落實在校學生“3、1、5分鐘”法治教育機制,擇優選派76名法官、檢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部擔任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舉辦法治副校長專題法治課、法治講座82場次,發放青少年法治教育讀本1萬多冊,為學校提供法律意見30余條,促進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融入課堂、融入日常。
文化賦能強實力。按照“縣域有特色”“一鎮一品牌”“一村(社區)一主題”的工作思路,在三堡鎮三堡村、南古鎮城南村、樂民新城富強苑社區建設法治文化廣場、法治一條街等法治文化陣地,打造城南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1個、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4個、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5個,把群眾法治意識、思想道德的“里子”和城鄉“顏值”、民生福祉的“面子”同步推進,走出了“崇尚法律、淳化民風、依法治理”的新路子。
做實法律服務 為民生幸福加碼“合帽增溫”
以“均等普惠、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為目標,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讓群眾獲得普惠、精準、及時、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
打造高效便民“服務站”。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個,鎮級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2個,村級公共法律服務點172個,同時結合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程,新建樂民新城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將法律援助、公證、人民調解、法律咨詢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基本功能,為群眾提供“窗口化、綜合性、一站式”基本公共法律服務,精心打造城區“半小時”“農村一小時”法律服務圈”。
完善法律援助“惠民網”。扎實開展“法援惠民生·關愛殘疾人·助力農民工”等系列活動,開通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多條特殊群體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創新實行“五個優先”“五個當天”便民措施,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03件,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125萬元。深入推進與公、檢、法等部門溝通銜接機制,建立法律援助律師派駐看守所、法院、檢察院值班制度,實現刑事案件審查起訴、審判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
探索公證便民“最優解”。依托11個司法所建立公證聯系點,在聯系點推行公證聯絡員制度,通過定期坐班服務、電話、微信視頻解答群眾咨詢120余人次,提供上門辦證27人次。深入實施“公證減證便民提速”活動,加強與市場監管、不動產登記、民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采取“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成本、減次數”的“五減”便民舉措,辦理公證事項358件,85%以上的公證事項實現當天受理、當天出證,推動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有效提升。(民樂縣司法局)
- 2024-08-21郵儲銀行推出“民政U驗資”賦能政務服務
- 2024-08-21視頻 | 煙雨蘭山,氣象萬千,怎能少了你?
- 2024-08-16做有溫度的客戶服務 郵儲銀行“財富護航計劃”活動首站收官
- 2024-08-14科源集團物業公司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