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財經銳評

在協同融合中擁抱機遇(現場評論)

2024-08-27 07:46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在協同融合中擁抱機遇(現場評論)

  ——潮涌大灣區,奮楫正當時①

  賀林平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年多來,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邁出堅實步伐,為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探索出寶貴經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本版今起刊發系列評論,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凝心聚力。

  ——編  者

  

  進一步實現突破,關鍵還是要靠體制機制創新,最大程度發揮大灣區的分工效應、規模效應,打造區域共同體

  

  臺上,4家澳門高校、16家企業及機構依次上場簽約;臺下,幾十張小圓桌錯落有致,參會的高校教授、企業創始人、投資機構負責人等圍桌暢談。前不久,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舉辦澳琴科創產學研資對接會,互動交流中,一項項科技成果跨境轉化、應用的“路線圖”勾勒成形。

  深化合作,離不開平臺支撐。自誕生之日起,合作區就承載著推動澳琴協同創新發展的使命。近3年來,產、學、研、企等機構“相互奔赴”,碰撞出科創產業的璀璨星火。目前,橫琴已落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8家,從事科技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澳資企業超1200家。優勢互補,攜手共贏,大灣區正迸發出強大創造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更好發揮自身所長,增強競爭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協同”被多次提及。5年多來,大灣區在高水平上協同共進、融合發展。橫琴的實踐折射出粵港澳三地“異”與“同”、“分”與“合”的辯證關系,也有力證明,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協同創新,是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先說“異”與“同”?;浉郯拇鬄硡^具有“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法域”的特點。“異”是異地,也表現為制度差異。“同”不是指同質,而是同頻共振、協同共進。以廣東權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橫琴澳門大學高等研究院簽約為例,公司副總經理李海才談及合作很感慨,澳門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集聚全球人才,研發實力雄厚。目前,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在橫琴設立研究院,與合作區15家企業建成聯合實驗室,累計開展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85項,在產學研轉化中不斷探索新路徑。有差異才有互補,有互補才能互融。聚焦需求、立足優勢、同向而行,就能釋放出可觀的協作效應。

  再看“分”與“合”。“分”不是分隔,是分工;“合”也不是合為一體,是形成合力。由香港科技大學畢業生汪滔等人創立的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香港、深圳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圍繞“全過程創新鏈”分工合作的典范。如今,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更多跨地研發、落地轉化的實踐正在推進。強化“合”的深度,還需三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機構,在大灣區建設框架中積極搭平臺、建渠道、優服務、促對接。近年來,大灣區深入推進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打造光明科學城、南沙科學城,促進高端科研資源集群加速成形。著眼未來,進一步實現突破,關鍵還是要靠體制機制創新,最大程度發揮大灣區的分工效應、規模效應,打造區域共同體。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把握協同融合的辯證法,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繼續強化協同聯動,推進融合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定能涌現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作者為本報廣東分社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