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瓜州縣西湖鎮北溝村種植的棉花長勢良好,進入吐絮期,部分農戶已相繼采取地頭棉花采摘、檢修采棉機等措施,為秋收做準備。

“這1000多畝棉花的灌溉,一部手機就能搞定,既省時又節水,還減少了人工的使用,降低了種植成本。”田間管理人員正在操作手機,對水井口的智能滴灌設備進行調試。只見他的手機屏幕上不停閃爍著一連串數字:溫度32℃、濕度45%、二氧化碳濃度650ppm。
據了解,這款手機APP與示范基地內的所有水井聯網,能精準控制每口井的出水時間和出水量,滿足棉花不同生長階段的澆灌需求。田間小氣候監測站實時將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風向、風速、降雨量等環境監測數據通過GPRS傳輸到云中心,農戶通過實時上報的氣象數據,可隨時關注氣象變化,提前做好防護措施,以減少災害天氣對作物的影響。
“那么大一片地之所以管理如此輕松,正是得益于這些農業‘黑科技’。過去,依靠人工的放風、噴藥、澆水等農事操作,現在全部由智能植保機、水肥一體化等智慧裝備代替。”種植戶王虎說。
“我們的智慧農業示范點配備大田四情監測設備、泵站計量監控系統、水肥一體化大田噴灌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功能,并采用泵站+低壓管道、泵站+大田滴灌多樣化灌溉模式,可對項目區內苗情信息、病蟲害信息、氣象信息,土壤信息等實時監測,實現了大田種植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信息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相較于常規作業,智慧系統達成減藥20%、減肥30%、減水30%、減少人工50%的成效,實現核心示范區增產10%以上。”瓜州縣西湖鎮副鎮長王永亮說。
今年以來,西湖鎮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建成了北溝村智慧農業示范點,集中連片3100畝土地,打造設施完善、智慧高效、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農田,帶動鎮域農業產業向集約化、智能化、高效化轉變,為豐產優產筑牢根基,繪就了西湖鎮現代農業的宏偉藍圖。(姜海波 胡小倩)
- 2024-09-10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新區分院舉辦教師節義診活動
- 2024-09-10中信銀行蘭州分行舉辦“中信銀行杯”科技成果路演暨銀企交流會
- 2024-09-10甘肅:稅惠賦能文旅發展
- 2024-09-10國網甘肅電力:傳授經驗知識 培育青年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