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10月1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 文/圖)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武威市又一文化旅游新地標——涼州十七巷東巷子、文廟及古鐘樓街區全面投入運營。

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魏紅霞,涼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萍,甘肅公航旅歷史街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兵出席開業運營儀式。
涼州十七巷是市區政府與省公航旅集團合作建設的重點項目,旨在通過修繕傳統建筑,恢復傳統民居,梳理歷史記憶、古城符號和文化元素,大力弘揚五涼文化,形成涼州古城“L”型金腰帶。作為貫穿古今的歷史文脈,涼州十七巷見證著歲月的變遷,沉淀著城市的文化,留存著每個涼州人的記憶和鄉愁,成為既體現涼州古城的文化遺存,又與現代城市生活巧妙融合的特色文化街區。
東巷子街區順利開街運營,對于增加城鎮就業,激發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文旅業態增添了一處集旅游、休閑、娛樂、購物等為一體的特色街區。

武威是甘肅省首個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的城市,文化遺產豐富,歷史底蘊深厚,依托于此有了羅什寺、文廟、古鐘樓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也才有了涼州十七巷。涼州十七巷由17條縱橫交錯且非常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巷子組成,同時,涼州十七巷也是全國首個以五涼文化為主題的歷史街區。

涼州十七巷項目總占地面積474畝,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除今年元旦已開業運營的羅什寺街區外,還包括東巷子、文廟和古鐘樓街區三大街區。東巷子街區前身為武威市綜合市場——再就業市場,承載著武威人民的生活百態和老城記憶,經過歷史街區項目的提升改造,現在將以東巷子之名重新亮相,新的東巷子街區營造的低密度、開放式社區型商業,打造的是“小而美”的商業形態和購物空間,它不僅創造了城市新空間,實現了城市價值的新提升,同時也給市民提供了生活的新場景。此次東巷子、文廟及古鐘樓街區開業,標志著涼州十七巷全面投入運營。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