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岷縣公安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部署要求,堅持以“四抓”“四干”精神為指引,聚焦主動創穩、主動創安,緊盯“防風險、除隱患、降發案、保平安”的目標任務,不斷深化公安改革,創新推進“內班值守、外班巡防”勤務,進一步整合力量、規范勤務、提升質態,高標準推進社會面巡防系統化、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構建形成了“點、線、面”網格化現代巡防警務新模式,切實提升了見警率、管事率,初步實現了警情快處、街面快反、基層減負、群眾滿意的工作目標。
整合警力資源,強健聯合巡防“筋骨”
強化動態巡防。以信息支撐、力量疊加、梯次用警為原則,投入100萬余元購買警用摩托車48輛,全部配發交巡警一線,組建6個巡邏組,設置12個必巡點,20條必巡線,常態化開展日常巡邏,通過抓點控線、以線帶面,做到了“守點、巡線、控面”無縫對接。同時,依托智慧公安建設,建立信息共享、情況通報、定期聯系等制度,各巡防區域相互交織、立體重疊,形成更完整、更合理的巡防布局。快速反應處突。充分發揮交巡警“快騎”巡邏摩托車“小、快、靈”的優勢,在開展常態化巡邏的同時及時處置突發事件,實現無論是發生在大街小巷,還是人流密集的鬧市警情,巡邏“快騎”總能以最及時的反應、最快的速度趕往現場進行先期處置,控制好局勢,等待后續專業警種警力支援。傾情為民服務。常態化開展護學工作,嚴格落實上下學時段“三見”要求,以大型商業廣場、人流密集區域為重點,在治安狀況復雜、人員流動大的中心城區,劃設核心巡防圈,推行一體化管控,由派出所民警牽頭,交巡警緊密配合,共同開展警情處置、巡邏防范、群眾救助等工作,把職能職責從駐警點延伸至人民群眾所需的各個角落,切實增強治安管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強化信息研判,激發高效巡防“機能”
研判機制更進一步。指揮中心和交巡警大隊、各派出所協作聯動,建立“情指融合、情巡對接”的巡邏防控警務實戰體系。依托現代化警務平臺對全縣多發性案件、治安熱點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開展日、周、月信息研判,并以此為基礎及時調整巡防模式,實現由靜態管理型向動態防控型轉變,從應急響應向風險管控轉變。視頻巡查以智提能。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建立每日警情分析研判機制,指揮中心和各派出所分控中心對發案信息進行分類梳理,準確掌握治安動態和違法犯罪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視頻巡防,最大限度提高發現率和管控率,切實做到壓降發案無縫隙。加密備勤以快制勝。實行24小時勤務,加大巡防清查行動頻次,嚴格落實“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創新“小警快處,大警快出”工作舉措,以“快”護平安,發揮大數據服務實戰、支撐實戰作用,做到“第一時間反應、第一時間出警、第一時間處置”,實現了“時刻有警力在線上、有警情能迅速處置”的狀態。
優化管理舉措,供給專業巡防“養分”
實戰為主常態練兵。按照“平時在崗輪勤、定期集中訓練、戰時建制集結”的原則,在實施基礎科目訓練的基礎上,立足實戰需求,加強巡邏盤查、警務實戰、應急救援、最小作戰單元等技能訓練,科學設計模擬實戰場景,把訓練搬到現場,把實戰引入訓練,全面提升了民輔警在各種復雜環境下的實戰能力水平。下沉警力有的放矢。推行“內班值守、外班巡防”勤務,圍繞案件多發、高發的路段和時段,采取提升巡防密度、組織聯合布防等方式,全面加大現行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全力壓降轄區警情。緊盯轄區社會治安復雜的小吃一條街、夜市、酒吧、KTV等夜間人員聚集地,定時不定時組織開展盤查檢查,切實規范行業場所經營行為,督促強化制度管理、規范經營活動,嚴防滋生違法犯罪。協同管理嚴格檢查。每月定期召開會議,共享信息資源,研究探討巡邏防控工作中的重點、難點,有針對性地提出防控措施,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合作能力。局主要領導嚴格落實“一崗雙責”,采取不定點抽查、突擊檢查等方式,對巡邏隊員著裝、裝備配備、巡邏路線、在崗在位等情況進行督導檢查,針對巡防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立行立改,確保各勤務工作有序推進。
- 2024-10-12蘭州秦川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第二階段順利投運
- 2024-10-12華亭市冬小麥播種工作陸續展開
- 2024-10-12國網甘肅電力:暖心服務守護冬日溫暖
- 2024-10-12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工會走訪慰問退休職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