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新聞資訊

產業聚合力 擎筆繪新景——甘肅省瓜州縣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2024-10-14 12:50 來源:甘肅學習平臺

  作者 邱峰  

  九月的酒泉瓜州,如同一幅色彩濃郁的油畫:金黃的甜瓜在碧綠藤葉的映襯下十分養眼,翠綠的辣椒壓彎了枝頭,雪白的棉花搖曳在田地里像潔白的雪,紅似瑪瑙的枸杞掛滿枝頭格外誘人……豐收美景濃墨重彩地勾勒出瓜州縣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近年來,瓜州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加快培育壯大農業特色龍頭企業,著力促進農文旅融合,不斷激發鄉村產業振興活力。

圖片

  奮進中的瓜州

  一村一品 鋪就鄉村致富路

  錯落有致的溫室、順暢通達的道路、蔥蔥郁郁的樹木……走進瓜州縣廣至藏族鄉戈壁農業產業園,一方方蔬菜大棚整整齊齊,猶如莊嚴軍陣。

  誰能想到這里曾是連綿無邊的戈壁沙丘。廣至鄉副鄉長盧林斌感觸頗深:“廣至是2008年為集中安置庫區移民新建的鄉鎮。這些年來我們堅持改良沙土和堿性土壤,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合作社帶動、農戶參與’的模式建設戈壁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建成日光溫室1215畝,鋼架大棚1260畝,‘園區帶農戶’的致富模式已經形成。”

圖片
圖片

  現階段,產業園蜜瓜進入了豐收季。在分揀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蜜瓜進行分揀裝箱。

  “年初我們和農戶簽了協議,并且全程參與栽培、授粉等過程,瓜熟了我們就在地頭鑒定收購,把最好的甜瓜配送到全國各大超市。”來自海南王品果業的工作人員說道。

  秋風送爽,沃野飄香。在廣至鄉卓尼村,“紅色”成為這里的主色調,“辣椒”更是村民聊天的熱詞,以“毛辣子”品牌為代表的辣椒產業,代表著這個村的優勢產業。

  “毛辣子是我們這里的特色品種,我們村成立專業合作社,注冊了‘廣至藏鄉毛辣子’商標,打造毛辣椒專業村品牌。”卓尼村黨支部書記喬建武說,“品牌強就是產業旺。我們采取統一育苗、統一栽植、統一水肥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模式,種植規模已達到了95棚。我們還開發了辣皮子和毛辣椒醬等新產品,以延長產業鏈、拓寬產業布局。”

圖片
圖片

  瓜州縣廣至鄉毛辣椒長勢喜人。

  在廣至鄉洮硯村產業融合發展中心陳列室展柜擺放的一件件洮硯藝術品,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栩栩如生,令人賞心悅目。而在另一間洮硯雕刻工坊,村民們正在洮硯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杜瑞天的指導下,對洮硯進行雕刻、打磨、拋光。這里已成為洮硯村助推鄉土人才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主陣地。

  2020年,廣至鄉建立“支部+合作社+協會+黨員+農戶”發展模式,成立洮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洮硯協會建立合作關系,建成洮硯雕刻室、電商銷售中心和切割車間等工作室,累計生產洮硯作品800余件,當年實現銷售額60余萬元。

  “按照縣上統一部署的‘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思路,我們深入挖掘各村的資源稟賦,培育特色產業。目前各村的產業已連點成線、連線成片,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空間布局圖已經逐漸鋪開。”廣至鄉黨委副書記趙培穎說。

  立足特色 奏響發展“協作曲”

  廣至鄉培育壯大“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只是瓜州縣挖掘資源稟賦優勢、拓展特色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石。瓜州縣牢牢抓住特色這一根本,以布局集約化、產業融合化、產品品牌化、要素系統化為統領,建園區、壯主體,擴規模、育特色,促融合、提質效,著力推動鄉村產業挺起來。

圖片
圖片

  瓜州縣雙塔鎮采摘工在枸杞田間采摘

  在瓜州鎮機采棉智慧農場,廣袤的棉田猶如綠色的海洋,潔白的棉鈴點綴其間。“我們采用機械化管理大面積棉地,實施規模化種植。”瓜州鎮黨委副書記陳文喆表示,與傳統人工種植相比,現在農機具用北斗導航定位,行駛路程有衛星導航,一穴一粒播種棉籽,采用水肥一體化,精度準、效率高,機采棉種植畝產籽棉由30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畝種植成本由2280元降低到1320元,村集體收益148元/畝,農戶收益1332元/畝,確保了農戶收益最大化。

  在雙塔鎮,紅燦燦的場景隨處可見。采摘工在枸杞田間穿梭,種植戶忙著收集、過秤,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的頭茬枸杞收購價每公斤35元左右,高于往年同期收購價。”瓜州郝氏粒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收購員說。

  “小枸杞”成為“大產業”。瓜州縣全縣枸杞產業種植面積超18萬畝,建成萬畝枸杞專業鄉4個、千畝以上集中連片示范基地5個、百畝集中連片標準化生產示范點15個。共引進枸杞名優品種20個,昊泰、立林生態等6家重點企業入選“甘味”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錄,“瓜州枸杞”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

圖片

  瓜州鎮機采棉智慧農場收獲現場

  近年來,瓜州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高標準農田建設有序推進,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實現四連增。立足“農業優先型”定位,全域布局特色產業發展,成立“綠色枸杞+優質草畜”“高端蜜瓜+設施農業”兩個產業片區,實施“蜜瓜擴規升級、枸杞提質增效、牛羊擴群增量、機采棉替代”四大工程,聚力打造瓜州蜜瓜、雙塔枸杞、廣至毛辣子、西湖普羅旺斯西紅柿、三道溝花卉5個特色產業小鎮,農業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轉強。扎實開展經營主體提升行動,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多元化銷售模式,高質量舉辦全省投資暨農村統計現場會和第十屆蜜瓜枸杞展銷會。市級以上示范合作社達到121家,“甘味”品牌達到15個,90%以上農特產品實現訂單銷售,上下游深度融合、產供銷一體發力的現代農業體系更趨完善,農業已成為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實現“縮差共富”的“源頭活水”。

  文化鑄魂 鄉村蝶變迎客來

  初秋時節,從瓜州戈壁國際雕塑藝術長廊到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從瓜州絲路文化數字展示中心到布隆吉鄉吉水驛站,到處是游客的身影,文旅消費釋放著蓬勃活力。

  日前,攜程、途牛旅游等OTA陸續發布2024年暑期出游報告,瓜州縣榮登2024暑期全國縣域住宿預訂熱度榜第二。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瓜州縣旅游人數達到690萬人次,同比增長43%;旅游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45%;過夜游累計達到179.19萬人次,星級賓館住宿入住率達63%以上。

圖片
圖片
圖片

  瓜州縣西湖鎮城北新村美景如畫

  為什么瓜州文旅這樣火?

  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榆林窟歷史厚重,世界文化遺產鎖陽城遺址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漢、唐、西夏古城之一,坐落在戈壁長廊上的“大地之子”“漢武雄風”等主題雕塑巧妙地將自然景觀和荒野藝術糅合一體……

  大自然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大自然的靈魂。瓜州就像一本鐫刻著精彩故事的書,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人,走進大自然,感受文化味。

  近年來,瓜州縣不斷強化文化旅游項目建設,重點實施瓜州戈壁國際雕塑藝術長廊4A級景區創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程、三道溝“福祿花田”提升改造等文化旅游建設項目,夯實文旅發展硬件基礎,以全域理念謀劃、推進從景區景點到戶外游、研學游、鄉村游的深度融合,更好的“引客入瓜”“引客留瓜”,激發了文旅市場活力。同時,瓜州縣搶抓甘青環線旅游業持續火熱有利時機和“暖心瓜州”網絡熱度,相繼舉辦“詩意甘肅 情暖瓜州”旅游直播大會、“博愛廣至 情暖瓜州”端午節活動,在成都、重慶等客源地舉行專場文旅推介活動,擴大瓜州知名度和美譽度。

圖片

  瓜州戈壁國際雕塑藝術長廊《大地之子》雕塑

  文旅融合讓文化充滿活力、旅游彰顯魅力,農旅融合更是融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寬敞整潔的石板路連通村組,一幢幢錯落有致的二層小樓窗明幾凈,一幅幅主題鮮明的文化墻裝點在村民的房屋外……金秋九月,西湖鎮城北新村美景如畫。

  “城北新村距離縣城只有兩公里左右。西湖鎮積極推進農業和旅游融合發展,堅持規劃先行,采用原址新建的方式推進城北村風貌改造,讓鄉村美起來,讓游客‘走進來’,助力鄉村振興。”西湖鎮黨委副書記朱彥軍表示,“城北村還在同步實施紅色基因傳承館、紅色田園、采摘園等旅游項目,進一步夯實基礎、豐富業態,推動農旅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發展,村民在實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后,還可以發展農家樂等文旅產業,壯大村民收入。”

圖片

  瓜州榆林窟

  打造鄉村新圖景,涵養鄉村新風尚,農文旅的深度融合,推動瓜州旅游業實現優勢轉變和擴容升級。如今,一個又一個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在瓜州建成。

  秋意正濃,精彩的瓜州之旅等你開啟,“詩和遠方”就在眼前。(圖片來源:徐錦濤、王長義、趙文生、姜海波)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