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農業農村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甘肅省中藥材GAP符合性檢查結果的公示》,在通過中藥材GAP符合性檢查的22家企業中,位于渭源縣的甘肅藥業集團隴神中藥材有限公司、甘肅華慶堂藥業飲片有限公司、甘肅渭水源藥業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榜上有名”,獨占鰲頭,是全省之最,更是渭源之最,為推動渭源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渭源是“中國黨參之鄉”,素有“黨參故里”“渭水當歸傳兩廣”之說,中藥材種植擁有悠久的歷史,作為中藥材種植的重要區域,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種植經驗。近年來,渭源縣深入實施產業強縣戰略,錨定建設“全國道地中藥材大健康產業基地”目標,立足“天然藥庫”資源稟賦和產業區位優勢,在全省率先推進落實中醫藥產業發展中的《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全力打造中藥材GAP基地,共創共享共建新格局,中藥材產業日益成為富民強縣的黃金產業和朝陽產業。
綠色化種植,道地藥材品質優良
“渭源白條黨參”是中國馳名商標,獲得“無公害中藥材(黨參)產地”和地理標志認證,其醇浸出物含量高達73.8%、高于藥典標準34.2%。渭源出產的黃芪主要成分含量是藥典標準的3倍。
渭源縣以持續提升中藥材品質為重點,全力推動中藥材GAP基地建設,采用“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政府統一規劃、科研院所作為技術指導、龍頭企業引領合作社、合作社帶動農戶參與基地建設,按照“六統一”和“可追溯”的要求,將農業和工業進行緊密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全縣12家企業參與完成中藥材GAP基地共享共建6.8萬畝、有機藥源基地1萬畝,種子種苗繁育面積達到3.1萬畝,綠色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31萬畝,輻射帶動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
規范化管理,產業體系持續完善
渭源縣中藥材GAP基地嚴格實施統一規劃生產基地、統一種子種苗、統一肥料農藥、統一種植技術規程、統一采收與產地加工、統一包裝與貯存等“六統一”核心要求,由相關鄉鎮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統一規劃管理,實行從科學選地整地、標準化栽培、專業化施肥、精細化田間管理等一體化對基地進行規范化管理。依托工業集中區“一區三園”布局和便捷的交通條件,發展形成了以縣城渭水源市場為中心,會川、蓮峰、新寨三個中藥材產地市場為重要節點,其他農貿市場為網點的中藥材營銷網絡體系,各地藥商云集于此,藥材交易絡繹不絕。配方顆粒、精制飲片產品遠銷海外、暢銷全國,市場年交易量達到12萬噸,交易額達到20.4億元。
與此同時,渭源縣積極推行中藥材追溯體系建設,實現了從產地到產品的全程閉環管理。消費者只需掃碼就可追溯查看產品的全部信息,實現碼上消費、放心消費。
精深化加工,延鏈強鏈成效顯著
渭源縣深入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以做好“五量”文章為牽引,重點在引進增量和盤活存量上全面發力,不斷推動中藥材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
甘肅嘉佑中藥飲片有限公司5000噸可追溯地道中藥飲片生產線項目,已建成投產試運營。
山東天成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渭源縣精制飲片加工生產線已完成建設,三期天成藥業定西制藥項目正在建設。
亳春堂、盛源益養等億元級企業培育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全縣中藥材加工企業達到73家,省市級龍頭企業16家,完成GMP認證企業30家,工業集中區入駐46家。
從傳統粗加工到現代精深加工,渭源縣中藥材實現華麗蛻變,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品牌化營銷,特色產品推陳出新
渭源縣搶抓黨參、黃芪“藥食同源”試點機遇,積極支持企業研發“藥食同源”大健康產品,全力打造“渭源藥膳”區域公用品牌,從田間到車間、再到餐桌,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通過品牌化營銷,渭源縣成功打造了“渭源藥膳”這一區域公用品牌,讓特色產品推陳出新,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喜愛。
目前,渭源縣已完成藥食同源產品研發48種,上市銷售31種,完成產品標準備案30個,黨參代用茶、黨參保健酒、中藥化妝品等大健康產品和“渭源藥膳”名菜、名方、名湯等系列產品已走向全國各地,藥食同源產品發展勢頭強勁,2024年渭源縣中醫藥全產業鏈總產值預計達到56億元。(馬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