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腳下的玉門西郊工業園區,是國內新能源企業發展的熱土。十五年來,在這片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土地上,中車蘭州公司玉門風電分公司抒寫著風電產業發展的傳奇。
以“蘭州速度”亮劍戈壁
中車蘭州公司作為中國中車在西北地區的“橋頭堡”,地處“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區位優勢明顯。中車蘭州公司緊跟國家和中車集團公司關于大力發展風電能源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拓展單一機車檢修產業面臨的困境,勇于“跳出舒適圈”,審時度勢、搶抓機遇、果斷決策,經過反復實地調研與科學分析,第一批馭風者在茫茫戈壁策馬揚鞭,在玉門市播撒下一顆新能源的種子。
2009年到2024年,蘭州機車沿古絲綢之路一路向西到新疆哈密,百色、佳木斯基地相繼建成,海上風電業務由近海邁向深海,風電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風電產業已覆蓋全國15省28地。
自進入風電行業以來,中車蘭州公司風電團隊始終發揚“鐵人”精神。玉門和新疆兩個風電公司不僅實現了“當年立項、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更是創造了享譽西部風電行業“蘭州速度”的佳話。由新疆公司承制的140米風電塔筒“巨無霸”,更是當時國內陸上高度較高的2.5兆瓦級項目,創造了當時風電塔筒制造領域的新紀錄。風電塔筒已出口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實現了海外風電業務零突破。浙江寧波合作基地生產制造的首個海上風電塔筒項目,實現了海上風電業務“零突破”。承制的200MW風電塔筒應景定制彩繪項目,更是實現了蘭州機車風電產品助力北京冬奧會的夙愿,中車風電品牌得到持續彰顯。
以“蘭州模式”實現追趕領跑
今天的中車蘭州公司風電產業,擁有一大批優質的供應商合作伙伴,積累了豐富的風電塔筒生產和管理經驗,不僅全面掌握了風電塔筒的技術體系,也擁有成熟可靠的制造能力和完備的生產加工體系,具備從1.5MW-10MW陸上風電塔筒研發制造技術。
15年前,中車蘭州公司站在風電行業的風口“摸風”。如今,風電產品市場份額穩居同行前列,塔筒制造技術行業領先。黃河之濱的“追風人”用15年時間奮力追趕、不斷創新、持續突破、超越自我,激蕩出蘭州機車風電產業蓬勃發展的最強音。
在追風的路上,中車蘭州公司風電團隊形成了“我們在一起,就會了不起”的團隊文化和“激情風電,魅力無限”特色品牌。從15年前的“探風”開拓業務到初入行業時的“學風”復制,再到15年后擠身行業前列的“成風”領跑,不僅經受住了“搶裝潮”高光時期的嚴峻考驗,更頂住了“紅色預警”時期的低谷徘徊。從制造基地“模塊化”的建設到風電業務管理運營“五統一、六集中”的改革創新,累計獲得了23個省部級管理創新成果和技術創新成果;新提煉的“管理三十六技”,牢牢守住了運營管理的最低“紅線”,綜合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以“蘭州秘訣”擦亮風電品牌
經過十五年的努力,林立的白色風電“森林”在千里戈壁、崇山峻嶺間拔地而起,完備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工廠在鐵人故里、大漠戈壁、茫茫草原、藍海山川之間熠熠生輝,中車蘭州風電品牌早已名聲遠揚。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蘭州機車的追風人依然斗志昂揚、風華正茂。未來,將在東南沿海城市布局海上風電升壓站智能制造生產線、深遠海海上風電漂浮式平臺制造生產線、海上風電鋼結構塔筒/導管架/管樁一體化智能化制造生產線、新能源智能化運維中心等四大產業。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風電產業又一個嶄新的春天,蘭州機車追風人將整裝待發,以“趕考”的姿態、以奮發有為的狀態,不負初心、不辱使命,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迸發,持續擦亮風電品牌。
- 2024-10-31朱艷玲: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定海神針”
- 2024-10-31金徽股份:打造綠色礦山厚植生態惠民底色
- 2024-10-31白龍江博峪河保護區發現“鳥中大熊貓”綠尾虹雉
- 2024-10-31前三季度,酒泉經濟運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