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瓜州縣緊緊圍繞“興產業、帶就業、促增收”的發展思路,引導群眾在發展特色農業上拓思路、做文章,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帶動引導,技術服務、暢銷銷路,不斷推動“大棚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

走進瓜州縣廣至藏族鄉岷縣村李忠宏家的溫室大棚里,一顆顆色澤鮮亮的人參果成排成行地吊在綠油油的藤蔓上,果香清淡,長勢喜人。
“我種植人參果已經好幾個年頭了,近些年行情也很好,一斤能賣到七元左右,深受廣大顧客好評,我對種植日光溫室果蔬信心十足。”李忠宏說。
近年來,廣至藏族鄉始終把設施農業發展作為群眾致富增收的核心動力,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引導群眾走產業化、訂單化的致富之路,經濟效益明顯。
“目前,全鄉共有日光溫室1215畝、鋼架大棚1260畝,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技術員每天都到溫室中察看果蔬作物的生長情況,將好的經驗和種植技術向更多的群眾進行推廣,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讓群眾的生活更加富裕。下一步,將繼續把設施農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推進鄉村振興的主攻方向,持續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溫室果蔬產業,巧打季節差、時間差,實現規模和品質雙豐收的同時,讓溫室果蔬種植成為助力群眾增收的‘金鑰匙’。”廣至藏族鄉副鄉長盧林斌說。
同樣,在瓜州縣沙河回族鄉蔬菜種植大棚內一派綠意盎然,連片成方的蒜苗映入眼簾,一株株蒜苗青翠欲滴,長勢旺盛。農戶們起苗、去泥、分揀、捆扎……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我今年種了28棚的蒜苗,按照今年的行情,能賣三十余萬元,今年蒜苗收成好、價格高,我們的干勁也足。”沙河回族鄉蒜苗種植大戶劉相同說道。
近年來,沙河回族鄉聚焦“現代農業”目標,大力培育綠色有機產業,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的主體作用,有效盤活村集體閑置土地資產,引導農戶做好四季溫室蔬菜種植,探索出“一地多用、一年多季、一季多收”的產業發展模式,讓溫室蔬菜種植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瓜州縣將繼續以“栽植反季節,果蔬趕佳節”為思路,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種植,推廣高效種植模式,指導農戶合理安排好種植茬口,打好“時間差”“季節差”,逐步擴大特色果蔬種植面積,打造瓜州縣特色果蔬品牌,為鄉村振興縱深推進注入新動能和新活力。(高興波 張振華 李敏 文/圖)
- 2024-11-22文縣公路段:橋隧養護提質效 實干筑基保暢通
- 2024-11-22蘭州市南濱河路綠色公園黃河文化展示項目竣工
- 2024-11-22驚喜來襲!蘭州農商銀行信用卡讓您盡享實惠與樂趣
- 2024-11-22蘭州高新區社保中心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宣傳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