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去年以來,瓜州縣南岔鎮圍繞“盤活閑置資產、壯大集體經濟”這一思路,立足優勢找項目,不斷強化村集體“造血”功能,促進村集體經濟和群眾“雙增收”。

小雪時節,寒意漸濃,萬物藏伏,但在瓜州縣南岔鎮十工村的人參果種植大棚內卻是一派綠意盎然、欣欣向榮的忙碌景象。王軍夫妻倆正搶抓時間進行綁蔓吊果、修整偏條等作物管理工作,為豐產增收打下基礎,活躍的農事也讓冬日變得“熱氣騰騰”。
“人參果收益很不錯,今年又栽植了近12000株幼苗,存活率、掛果率和品質都相當喜人。而且這些人參果還是簽了訂單的,既有專業的指導,還不愁銷路,按照市場價格,這一棚的純收入預計在1.5萬元左右。”王軍說。
南岔鎮十工村以發展設施農業和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為契機,積極爭取資金30萬元,在扶貧產業園區集中提升改造43座老舊溫室,架設卷簾機、變壓器、發電機等設施,著力提升溫室大棚利用效率和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設施農業發展后勁,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采取爭取項目、引入企業、合作聯建等形式,實現特色產業規?;⒓刍?、高效化。目前全村43座日光溫室經過維修完善全部投入使用,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戶參與到了設施產業發展中來。截至11月,村集體經濟收益突破110余萬元,成為今年瓜州首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的行政村。”南岔鎮十工村黨總支書記王旭剛說。

十工村人參果產業的發展是南岔鎮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南岔鎮以盤活閑置設施溫棚為突破口,實現變廢為寶,物盡其用,帶動全鎮流轉土地3萬余畝,建成鋼架大棚1100余畝,通過推行“一村一策”,在大棚種植、養畜、項目建設、土地托管、資產資源盤活等方面持續發力,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促進群眾增收。
近年來,瓜州縣南岔鎮始終堅持把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一把“金鑰匙”,把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建強基層基礎、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堅持建強基層堡壘、立足資源稟賦、科學統籌謀劃,通過做強產業、抓好項目、打牢基礎,不斷提升村級組織運轉保障和科學治理水平,有效激活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吳敏 趙迎春 文/圖)
- 2024-11-23蘭州博文科技學院2024年校外實踐基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 2024-11-222024中央財政項目支持積石山甘河灘村組織老年人參觀紅色教育基地
- 2024-11-22星光閃耀 逐夢隴原| 韓浚堯:真誠服務客戶 實干成就夢想
- 2024-11-22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極速貸”為商戶排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