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順利并網四個多月,各項設備和技術指標運行良好,發電近500萬度。”站在王莊煤礦北邊的矸石山下,望著滿山閃閃發光的太陽能發電板山西潞安配售電有限公司新能源產業開發項目籌備組負責人田沖說。
6月26日,甘肅建投安裝公司承建的山西潞安配售電有限公司王莊煤礦北矸石山山頂4.59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王莊煤礦北矸石山山坡5.63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順利并網。
這是全國首例煤矸石山治理生態修復光伏項目。
該項目立足清潔能源產業優勢,將廢棄煤矸石“變裝”為“綠能源”,探索出一條光伏發電與煤矸石治理、生態修復相結合的“光伏+生態治理”新方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煤礦區累計堆放的煤矸石約45億噸,規模較大的煤矸石山1600多座,占用土地約1.5萬公頃。其中大多數煤矸石山是20世紀60年代前投產的老礦井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堆積的,其堆放時間較長體積較大。
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山西每年產生數以億噸煤矸石,堆積而成的煤矸石山不僅占用大量土地,還會污染大氣、水體和土壤。
礦業廢棄物所引起的生態問題已成為影響經濟、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焦點問題之一。煤矸石作為排放量最大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不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對環境造成多種污染,
2023年9月1日,山西潞安配售電有限公司47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一期25兆瓦)EPC總承包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總裝機容量24.51兆瓦,每年可產生清潔電力3300多萬度,節約標煤約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萬噸。王莊煤礦北矸石山山頂4.59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王莊煤礦北矸石山山坡5.63兆瓦分布式光伏項目是五個子項目中的其中兩個。
“作為EPC總承包項目,我們組建了專業的施工管理團隊,與設計單位多次試驗、論證,采用新的施工工藝,歷時六個月的建設,最終項目完成順利并網。”回想兩個項目的建設過程,項目負責人沈茂軍說。
面對煤矸石山坍塌、滑坡、自燃等風險,及山體結構不穩定的特性,甘肅建投安裝公司在沒有可參照的成功案例情況下,總結失敗案例、優化設計、合理編制施工方案,從安全、技術、經濟角度對光伏組件基礎形式進行分析論證,聚焦不規則沉降、斜坡滑坡、抗風阻等質量通病,最終擊破煤矸石山光伏技術壁壘,有效緩解了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的危害,讓矸石山煥發生機長出綠植。
項目建設在煤矸石山上,實現了企業閑置土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盤活了企業閑置土地資源。所發電量采用“全部自用”模式,有效緩解了電力消耗壓力。
“對我們煤礦企業來說,有助于能源結構的調整,提高電能利用效率,有助于‘雙碳’目標和‘能耗雙控’指標的完成。”田沖如是說。
據業內有關專家介紹,在煤矸石山上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改變了以往對煤矸石山單純的治理做法,使煤矸石山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變廢為寶產生經濟價值的同時,還可消除其在治理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開辟了一條清潔能源新“賽道”。
“光伏+生態治理”模式,大有可為。(王杰 賀慶超)
- 2024-11-26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多渠道服務鄉村振興
- 2024-11-26甘肅農業大學舉辦大學生昆蟲學技能大賽
- 2024-11-26宕昌公路段開展慰問新入職職工活動
- 2024-11-26國網金昌供電公司開展交流干部周轉房排查治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