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瓜州縣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焦民生“小切口”,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靶向發力、精準施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橋頭堡”作用,鑄好基層治理“金鑰匙”,樹牢為民服務“風向標”,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讓群眾感受到無微不“治”的幸福感,實現基層治理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瓜州縣西湖鎮切實把村務公開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的有效措施,進一步整合工作力量,下足“繡花”功夫,推動基層“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健全完善村務公開工作監督檢查機制,加強對村干部的管理監督,有效筑牢了小微權力“制度堤壩”,不斷夯實村級監督基礎,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注入清廉動力。
“村上近期的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哪些人享受了救助政策,什么條件?”這些村民們聊天的“熱門話題”,現在在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上都被大大方方提了出來,并得到了村上的明確答復。真正讓問題擺在臺面上,讓村務曬在“陽光”下,讓群眾心里有了本“明白賬”。
“現在村里的事情我們都清楚,誰家的孩子享受了什么政策?誰家的耕地補貼是多少?今年村集體經濟積累了多少?這些在村上的公示欄里都能看到,真正體會到了村干部把我們當‘家人’而不是外人,更加激發了大家一同參與村級建設的動力。”西湖鎮北溝村村民康瀟說。
今年以來,西湖鎮嚴格按照“一月一公開、一月一調度”的工作原則,成立工作組監督指導各村做到“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失職”,線下利用村務公開欄、村組干部會、板凳會等多種形式公開,線上利用微信公眾號和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微信小程序等方式,確保公開信息及時,征求群眾意見,傾聽群眾心聲,接受群眾監督,切實回應群眾關切。建立鎮紀委與村務監督委員會聯合監督的方式,定期監督檢查村務公開公示情況,確保村務公開及時、全面,讓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村級大小事務都“曬”在陽光下,切實維護和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
瓜州縣鎖陽城鎮依托“鄰里小院”模式開展議事活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熱點難點問題,用“小切口”推動民生“大變化”,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群眾遇到揪心事、煩心事,鎮村干部都會與群眾到“鄰里小院”坐一坐。在“鄰里小院”里,大家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說起自家門前小事和村里頭發生的大事,干部們則拿著日記本認真記錄著群眾的意見。“鄰里小院”成為老百姓“說心事、解難事”的便捷平臺,實現了讓群眾有話能說、有結能解。

“以前群眾有什么困難訴求,都是我們村‘兩委’來解決,現在在‘鄰里小院’議事模式的帶動下,群眾有什么困難大家都一起商量,能解決的當場解決,盡量讓矛盾化解在小院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更足了。”鎖陽城鎮常樂村黨支部書記仲吉祿說。
此外,鎮村干部還通過上門走訪、微信征求、電話詢問等方式,實現政策傳遞、民意收集,推動基層治理由“問題找上門”向“上門找問題”轉變,形成良性互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鄰里小院’讓群眾有了發言權,我們也能夠及時了解群眾的訴求,將矛盾和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讓群眾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視、訴求得到充分表達,贏得了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鎖陽城鎮平安法治辦公室干部湯玉龍說。
近年來,鎖陽城鎮堅持“組織引領、一網統管、常態走訪、定期說事、接訴即辦”20字工作法,不斷健全完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機制,聚焦群眾的需求點、關鍵點和著力點,積極探索“庭院懇談+鄰里小院”模式,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著力譜寫鄉村治理新篇章,走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之路。( 姜海波 胡家輝 常思雷 文/圖)
- 2024-11-28武威北-水源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完成初設評審
- 2024-11-28慶陽稅務:文明花開滿稅苑 多維出彩賦動能
- 2024-11-28高臺公安:執法檢查筑牢網絡安全屏障
- 2024-11-28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做好寒冬電力保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