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臨潭縣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著力點,按照“一心兩線三區”文旅發展思路,探索打造“探春之旅、避暑之旅、豐收之旅、冰雪之旅”全季旅游品牌,努力形成“旺季依然旺、淡季不再淡、晝夜皆可游”的全域、全季、全時旅游新格局。
2024年1—11月份全縣接待游客286.69萬人次,創旅游綜合花費19.84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42%和25.8%。
全域布局,推動高端旅游發展。全力推進冶力關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全面提升軟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加強導游、營銷、管理人員培訓,提高綜合服務能力,高水平完成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創建工作。先后組織舉辦2024年冶力關旅游區高質量服務提升培訓班、2024年甘南州鄉村旅游(臨潭縣)培訓班。精準布局生態旅游、紅色旅游、康養旅游、主題樂園旅游等特色功能區,打造了廟花山等三個省級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使“山水冶力關·生態大觀園”旅游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初步構建冶力關、八角、古戰、新城、流順全域旅游空間格局,推出精致一日游、愜意二日游、縱情三日游全域全季旅游精品線路,實現了全域旅游由點到面、串珠成鏈的華麗轉身和精彩蝶變。
全季聯動,加快旅游品質提升。先后編制《臨潭縣鄉村旅游規劃》《臨潭縣古戰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臨潭縣流順紅堡子劉氏古民居修繕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做到了規劃先行、設計引領,不斷提高全縣旅游景區的品味和開發地位。重點打造以運動康養、高寒測試、冰雪越野等為主題的冰雪旅游產品體系,舉辦了古戰冰雪節、演唱會、術布桃花島冰雪嘉年華活動。充分發揮體育賽事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先后舉辦了甘南藏地自行車賽、洮州民俗文化旅游節、第二屆“洮州杯”籃球爭霸賽等品牌節慶賽事,縱深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和鄉村旅游深度融合與協調發展,不斷打響擦亮臨潭文旅品牌,實現“月月有精彩、季季有活動”。

全業融合,釋放旅游綜合效應。按照“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宜融盡融、能融盡融”的原則,以“旅游+”“+旅游”為抓手,深入挖掘洮州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江淮文化、紅色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文化資源內涵,讓文化遺產活起來。依托農田、林地、河流等資源,做好做活多元業態,促進農旅融合,建成了集田園觀光、民俗風情、農耕文化、花卉基地于一身的特色休閑農業旅游區,增強了游客的吸引力。挖掘臨潭土蜂蜜、高原藜麥等農副產品,開發銷售旅游土特產,豐富臨潭旅游“伴手禮”種類。圍繞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紀念館、甘南州農民起義紀念館等紅色資源,發展旅游新業態,不斷吸引更多游客來臨潭打卡。
全面宣傳,打造知名旅游品牌。以“入骨相思天水麻辣燙,一見傾心臨潭江淮風”為主題,在天水市文化廣場、步行街、伏羲廟舉辦了臨潭文旅推介活動,開展了“格?;ㄩ_、甘南詩會”知名作家臨潭行采風活動,開展海外華文媒體“相約冶力關、感受生態旅游大觀園”宣傳活動,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25家海外華文媒體集中進行了宣傳報道。在首都機場、天津地鐵2號線、中川國際機場、蘭州西客站、岷縣火車站、夏河機場、重慶洪崖洞投放了臨潭旅游宣傳廣告。舉辦了2024年“5·19中國旅游日”甘南州分會場主題日暨文化旅游消費促進活動。利用臨潭發布、臨潭文旅等媒體全方位、多渠道發布文旅宣傳視頻、文章。新編印臨潭旅游畫冊、折頁、地圖、導覽圖等宣傳品,并投放到了各個賓館、酒店、民宿、農家樂、游客中心,為游客提供便捷導覽服務,有效提升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全力推動,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力推進冶力關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累計投資2.05億元,完成了游客集散中心、冶海、赤壁幽谷片區旅游設施提升、標識標牌、景觀亮化等工程。投資3096萬元,加固維修洮州衛城項目,第一標段已完成工程總量的80%,第二標段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2%,積極申報臨潭縣為全省鄉村旅游示范縣,并爭取到創建資金240萬元,爭取到全省旅游發展資金216萬元。經積極爭取并批復了紅堡子劉氏古民居修繕工程,總投資200.5萬元,目前到位資金100萬元。(張彩霞 文\圖)
- 2024-12-06烏鞘嶺國際滑雪場即將“開板”
- 2024-12-05蘭州城關區:聚民心暖人心 文明實踐樹新風
- 2024-12-05蘭州高新區稅務局開展憲法宣傳活動
- 2024-12-05甘肅科源集團明珠公司鎖兒頭電站開展憲法宣傳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