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常偉 通訊員 張玲 文/圖
風景優美的金色田園、古樸自然的農家小院、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今,來張掖甘州旅游的游客手機相冊里,更多的是甘州區精品旅游線路上的美景,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游畫卷在甘州大地徐徐展開。
“靖安的油杏味道太棒了,酸甜可口,飽滿多汁,吃著很過癮。”來過甘州的游客大多都對靖安油杏印象深刻。
初冬時節,甘州區靖安鄉北部灘千畝珍珠油杏基地的杏樹葉子掉光了,但整齊排列、一望無際的杏林依然讓人感到震撼。每年夏天,這些樹上掛滿了黃燦燦的杏子,透過綠色的樹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誘人,一顆顆圓潤的杏子連串生長著,在枝頭搖搖欲墜。
據采摘園負責人介紹,每到杏子成熟季節,慕名前來采摘的游客就絡繹不絕。“珍珠油杏成熟之際,這里也就成了鄉村游的熱門地。采摘從最先成熟的豐園紅杏開始,之后珍珠油杏、吊絲干、蟠桃、西梅等會陸續成熟,采摘期會延續到每年8月初,大都是回頭客帶著新游客,銷路很穩定。”致富帶頭人崔杰說。
甘州區靖安鄉堅持把林果產業作為推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當地傳統種植優勢,多舉措扶持助力杏樹發展,下大氣力以林果業發展帶動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打造千畝珍珠油杏一處,日本蜜梨、維納斯黃金蘋果等稀有品種經濟林一處,觀光采摘這一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已經形成,已然成為農民增收的香餑餑。

甘州區大力發展林果采摘助推鄉村旅游快速發展
深度挖掘農業資源多元價值,大力發展農文旅融合新業態,吸引更多市民到鄉村觀光體驗消費,是甘州區拓展農業資源價值衍生空間的生動實踐。
黃土壘成的外墻,屋檐上蓋著茅草,房體上掛了玉米和辣椒……去往張掖市七彩丹霞的通道旁,甘州區甘浚鎮的速展村三社將農家舊屋改造得“很土氣”,卻也絲毫掩不住絲路上的老味兒飄香。

甘州區甘浚鎮速展特色街區風景美如畫
在距離西遇·宿集不到300米的甘浚鎮速展特色街區,游客更是絡繹不絕。灰瓦白墻的二層小樓圍湖而建,還有亭臺樓榭,恰似江南。有些民居村民自己住,有些用于游客住宿,房前屋后栽花種樹,屋內設娛樂、休閑設施亦可用于親子游。
村里還成立了旅游專業合作社,引進大鍋臺、燒烤等美食和適合鄉村的各種兒童娛樂設施,同時有種植、養殖業,后方不遠處便是溫室大棚,育有火龍果、棗子、佛手、檸檬等水果供游客采摘。
“一到節假日和周末,村子里就跟唱大戲一樣熱鬧,如果不提前一天預訂是吃不上這里的鄉村大鍋臺的。”甘浚鎮速展村中心村黨委書記、速展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鑫表示。
鄉村振興,核心是產業培育和帶動農民增收。依托各鄉鎮地域特色和優勢資源,盤活鄉村振興示范點,發展鄉村旅游則是上上策。去年,速展村實現鄉村旅游村集體收入150萬元,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通過村集體經濟發展積累,速展村對全村生活困難的低保戶、五保戶、弱勢群眾、發生意外、因病致貧的人員進行定期走訪慰問。建設長者餐廳,為“四類人員”提供三餐保障,通過共享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老百姓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近年來,甘州區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因地制宜,以“一村一品”為目標,精心打造“隴上鄉遇”鄉村旅游品牌。以“鄉游、鄉見、鄉識、鄉宿、鄉味”為主題培育打造長安鎮前進村、新墩鎮雙塔村等一批省級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培育豐富旅游業態,提高管理運營水平。截至目前,全區現有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省級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2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7個,市級旅游專業村6個,以鄉村旅游休閑節點為基礎,以農旅融合康養基地為支持的鄉村生態旅游格局已初步形成。
- 2024-12-23國網臨夏縣供電公司冬季保電行動守護群眾溫暖過冬
- 2024-12-23國網臨夏供電公司:電力賦能好“菇”事
- 2024-12-23國網張掖供電公司:“冰雪經濟”里的“電密碼”
- 2024-12-23夏河:筑牢反詐“防火墻” 守好群眾“錢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