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歲的羅建芳是甘肅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憨班保護站油房林務所所長、林務員。每天一早,他都會簡單吃點早飯,再準備好一天的干糧和水,穿上迷彩服,帶領其他林務員從所里出發上山,開始巡林。
羅建芳的管護范圍有31個林班近20萬畝山林,每天平均都要走約10公里山路,每年要穿破四五雙膠鞋。就是這樣單調又責任重大的護林工作,他一干就是19年。
巡查山林、宣傳防火、蟲害監測、值守卡口、例行檢查、勸導游客是他每天的工作。
“假日旅游,清明祭祀、逢年過節,都是森林防火的關鍵時期,我們每天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好這片來之不易的森林。”羅建芳說。19年的精心守護,他的轄區內從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和盜伐林木、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偷拉私運等現象。
在白龍江林區,像羅建芳一樣的護林員比比皆是。他們遠離繁華,把青春和熱血都留給大山獻給森林,宋海良也是其中之一。
鐵壩保護站扎尕梁瞭望臺坐落在海拔3480米的博鐵梁上,這里山勢陡峭,氣候濕冷,野生動物常年出沒。作為駐守在這里的瞭望員,宋海良每天的工作是用望遠鏡仔細觀測45萬畝林區內是否有煙點、煙柱等異常情況,發現火情及時上報。
“8年來,堅持每天瞭望觀測,容不得半點馬虎,誰讓咱是林長、護林員呢!穿上這個馬甲、戴上這個袖章,就得擔負起林長制工作職責,守護好這片綠色。”宋海良認真地說。
7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白龍江人林業人在這里扎根、創業,用雙手和汗水澆灌出這片綠色林海,讓曾經的不毛之地變成如今滿目清幽的生態家園。目前,插崗梁管護中心現經營總面積達到194萬畝,森林蓄積量85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6.4%,實現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森林覆蓋率“三增長”,林區實現連續37年無森林火災。
“今天這片綠色確實來之不易。林子護得好,得益于近年來全面推行的林長制。”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副主任李銀舟如是說。
從博鐵梁沿線到插崗梁山間,從白龍江畔到拱壩河流域,枝葉扶疏的樹叢中總有一條小路若隱若現地延伸到山林深處。這些一人寬的小徑,是林長和護林員們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巡護中一步步踏出來的。
目前,插崗梁保護區建立管護中心、保護站、林務所三級林長體系和“林長+林務所+護林員”的管理模式,共設立各級林長80名,聘用護林員300多名,對轄區林草資源實行網格化管理,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看、火有人防、責有人擔,構建起“黨政同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做到了從“林長制”到“林長治”,讓白龍江林業每一片林草濕地都有了專屬的守護者。(劉江林)
- 2024-12-27碌曲縣財政局:多點發力助推預算績效提質增效
- 2024-12-27國網康樂縣供電公司:電力先行官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 2024-12-27科源集團明珠公司“微課堂”助力職工業務水平提升
- 2024-12-27國網臨夏縣供電公司開展節前檢查筑牢用電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