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偉健
1月25日,位于江蘇蘇州高新區的蔓莎(蘇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放假3天,董事長馬振國卻忙得不可開交,“新基地剛封頂,節后就要裝修,新產線也得調試,很多工作都要提前謀劃好。”
主打產品為香薰、香氛的蔓莎公司從一個小作坊做起,10余年間,把生意做到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銷售額為3.5億元。
雖然業務快速增長,但蔓莎公司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用地難。“周邊用地飽和,發展空間實在有限。”馬振國說,多年來,工人們擠在狹小的廠房內趕訂單,產能跟不上,每年都因未能及時交付而賠出去兩三百萬元違約金。
為解決中小企業用地緊張問題,釋放民間投資活力,2023年底,蘇州在全域鋪開“數據得地”創新機制,構建詳細評分體系,在企業成長、技術創新等多個維度上為企業評分,“分”高者得地,將有限土地資源向優質項目進行集聚。
按一項項指標接受評估、賦分后,蔓莎以較高分數得償所愿。不到3個月時間,公司就拿到40.17畝土地,并實現“拿地即開工”。2024年3月,總投資5億元的蔓莎全國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開工,并于當年底封頂。新基地將引入12條智能化生產線,預計在今年8月份可實現全面投產。
“跟老廠比,新基地產能擴大了3倍。有了這么好的政策機制,我們企業投資熱情非常高漲。”馬振國笑著說。
- 2025-02-08中老鐵路跨境客貨運輸實現“開門紅”
- 2025-02-072024年河北新增勞動力京津就業27.9萬人
- 2025-02-07新春外貿動能澎湃活力足(經濟聚焦)
- 2025-02-07貓冬變忙冬 白雪換白銀(民生一線·身邊的增收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