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產經

吃透“一條魚” 做好“?!蔽恼拢ㄠl村新事)

2025-02-21 09:24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海洋生產總值超三百六十億元

  吃透“一條魚” 做好“海”文章(鄉村新事)

  顧仲陽 陳璐瑤

  實施海上“千萬工程”,漁船變身海上“安心港灣”

  沈家門漁港,走入浙普漁68555號船船艙,宛如到了個海上小“賓館”。駕駛室、船員休息室、機艙室干凈整潔,熱水器、空調等生活設施和醫療救助箱、滅火器等安全設施一應俱全。

  曾經,漁船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狹小、臟亂。2021年11月開始,浙江省創新開展“千船引領、萬船整治”的海上“千萬工程”,加速更新改造漁船,推動漁業現代化發展。

  作為全省漁業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地區,普陀區率先完成示范漁船建設項目試點工作,浙普漁68555號船就是其中的一艘。

  “不僅吃住環境好了很多,出海作業也更安全,漁船成了我們的‘安心港灣’。”在駕駛艙內,船長曹碧華指著集成式駕駛臺介紹起來:接通“浙漁安”系統,視頻監控,AI識別,再加上北斗導航,數智賦能,作業更安全,捕魚也更有準頭……

  去年,搶抓國家“兩新”政策機遇,浙江啟動實施海上“千萬工程”2.0版,著力解決船齡10—20年的漁船安全性問題,打造一批安全引領漁船,并在資金補助上加大力度。普陀區已累計完成“引領漁船”建設275艘,帶動漁船整治1083艘。今年,普陀區計劃實現320艘引領漁船建設和24米以上漁船整治全覆蓋的提升目標。

  普陀區委組織部部長周杰介紹,為促進安全生產,區里還組建了43個“航行的支部”,通過發揮黨員船長在漁業安全管理、矛盾糾紛調解等方面的骨干引領作用,打通安全生產“最后一海里”,目前已覆蓋船舶2400余艘。去年普陀區漁業領域安全事故數較海上“千萬工程”實施前下降了50%。

  漁民退捕“轉航道”,開啟多元增收新航程

  近年來,傳統漁業發展空間逐漸縮小,不少漁民陸續選擇“洗腳上岸”。在普陀區桃花島,很多退捕漁民找到了新出路。

  桃花鎮鹽廠村,看著養殖塘內紅膏梭子蟹長勢喜人,養殖戶張世善喜笑顏開,“近段時間,每斤能賣140元。”

  2020年,張世善響應轉產轉業的號召,上岸跟著鎮上的水產養殖共富帶頭人——茅山村稻蓬黨支部書記王濤濤搞起了養殖。

  “剛開始沒經驗,技術都靠到王濤濤那里‘取經’,合作社還幫我們統一售賣,銷路和價格都不愁。”張世善說。

  85后大學畢業生王濤濤牽頭成立的濤興水產養殖合作社,通過“黨支部+合作社+社員”的發展模式,帶動退捕漁民搞養殖,與捕魚相比人均年增收2萬多元。

  如今,在桃花鎮,120戶水產養殖戶總年產值近4000萬元,鎮里還成立民宿協會和民宿(漁家樂)創業黨小組,幫助漁民群眾投資建成民宿、漁家樂116家。

  上岸出路多,轉產更積極。近3年來,普陀區已減船轉產293艘,在浙江省率先實現了帆張網漁船“三年行動一年清零”。

  深挖“一條魚”的價值,打造百億級富民產業集群

  “看看這條大帶魚,這是我們舟山正宗的小眼睛帶魚……”“紅膏嗆蟹,鮮香滑潤,越吃越上癮……”走進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的“一條魚”直播共富工坊,各家電商的工作人員正賣力地直播推介。

  目前,工坊已有27家水產電商企業入駐,聯動相關100余艘漁船,年交易額超過9億元,帶動就業2000余人。

  風生水起的不只海鮮電商產業鏈。近年來,普陀區樹立“鏈式思維”,打造產業集群,深挖“一條魚”的價值。

  就連以前的海產品下腳料,也“變廢為寶”“吃干榨凈”。在舟山市常青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蛋白肽生產車間,原本每噸3000元的海鮮邊角料,通過蛋白肽提取技術,加工制成了每噸10萬元的肽粉。在浙江豐宇海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魚粉加工原料里的魚體廢水被收集起來,通過生物酶解技術制作成酶解魚溶漿,應用于制作飼料之中……

  “過去,我們普陀漁業重捕撈和養殖,輕加工與銷售,處在賣初級產品、賺辛苦錢的產業鏈低端。”普陀區海洋經濟發展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蔡杰說,近年來,我們吃透“一條魚”,加快發展精深加工、現代貿易、休閑漁業和海洋生物醫藥四大延伸產業,全力打造浙江首個水產精深加工行業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去年全區海洋生產總值超360億元,為海島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的“藍色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