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在线观看国产天堂-1024亚洲精品国产-1024亚洲-1024香蕉国产在线视频-1024手机看片国产旧版你懂的-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財經新聞 >> 新聞資訊

李小娟:“她力量”逐夢綻芳華

2025-03-07 17:40 來源:中國甘肅網

  在國網甘肅電科院,有一位備受矚目的80后女職工,她不僅是正高級工程師、甘肅省電力科普專家,還是上海電力大學能源動力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她用17年堅守詮釋著新時代女性的拼搏與擔當,在“雙碳”征程中書寫著電網人的綠色答卷,她就是李小娟。

  扎根一線的電網環保特種兵

  2008年,碩士畢業的李小娟帶著對科研的憧憬走進國網甘肅電科院。然而,迎接她的不是實驗室的白大褂,而是隴南山區的荊棘與泥濘。剛入職后,她就跟著師父開展電網環境影響評價,她日均步行數萬步,鉆山溝、爬桿塔,用雙腳丈量著電網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平衡線。

  憑借自身努力以及堅韌不拔的性格,她很快就融入了角色之中。白天穿梭于各個工程現場,向師父們反復請教,持續積累經驗;夜晚仔細查閱資料,深入鉆研一個又一個技術要點。在驗收資料審查和現場核查時,她勇于擔當,敢于指出問題、提出建議,嚴格把控質量,促使參建單位逐步轉變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為打造綠色工程、精品工程貢獻力量 。

  一次災后重建現場,她不慎被生銹鐵釘扎穿鞋底,鮮血浸透紗布。同事勸她休息,她卻笑著說:“工程環評批復等不起。”次日,纏著繃帶的她依然出現在現場。

  從此,“電網環保特種兵”的外號成為她精神內核的專屬特寫。正是這份“拼勁”,支撐起了她用腳步丈量綠色青山的信念,敦促她在入職五年內完成了四十余項重大電網工程的環保評估,為甘肅電網建設與生態保護架起“綠色橋梁”。

  擺渡人”的華麗蛻變

  在李小娟看來,職業成長離不開“擺渡人”的托舉。“我覺得每一個有職業理想的人都有一個‘彼岸’,工作中那些引領你、托舉你的人,他們不僅為你造船、把你扶上去、教你搖漿,甚至直到你足夠有力量駕駛這艘船的時候,依然替你加油、為你助力,他們都是我的擺渡人。”

  初入職場時,師父們手把手教她現場勘查技巧,2015年備考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證時,她與同事組成學習小組,每天固定兩小時“充電”。“全省通過率僅2%-3%,沒有單位的嚴格監督和同事的相互鼓勵,我們不可能全員拿證。”

  如今,她已從“被擺渡者”成長為“擺渡人”。作為上海電力大學碩士導師,她將實踐經驗融入教學,作為團隊帶頭人,她帶領青年骨干攻克接地網腐蝕防護、職業健康監測等技術難題。在她和團隊的努力下,國網甘肅電科院建成省內首個電網環水保司法鑒定所,為行業法治合規建設開辟新路徑。

  瞄準民生關切的電磁噪聲治理研究方向,她創新搭建三維仿真平臺,帶領團隊開展電磁環境及噪聲空間預測研究。她總是強調:“咱們既然干環保工作,就要好好干、干出名堂,為環保工作貢獻一點力量。”這是不僅是她做研究的宗旨,也是對環保新生代的期許和傳承。

  雙碳征程中開拓創新的探索者

  “創新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服務民生的責任。”李小娟說。近年來,李小娟聚焦事關勞動者身體健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的職業衛生領域。在她的帶領下,國網甘肅電科院建成職業健康與防護技術實驗室,為職業病危害預防性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鋪平專業道路。

  面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新需求、專業發展新方向,她并沒有在自己熟悉的電網環保領域李偏安一隅,而是帶領團隊持續開疆拓土、新啟山林。2023年,李小娟牽頭開展國網甘肅電科院“揭榜掛帥”科研項目,在甘肅電網大規模新能源需要更多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外送的背景下,針對直流接地極對地埋管道的腐蝕機理及預警開展深入研究。

  參加工作以來,李小娟負責完成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科研項目10余項,參與國網總部項目5項,編制電力行業標準1項,獲得省部級成果獎7項,司局級科技成果10余項,各類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取得授權專利及軟著等20余項。  

  作為甘肅省科普專家庫電力科學研究科普專家,她大膽嘗試將社會責任根治理念運用到電磁環境科普宣傳工作中,主動聯系地方環保部門、社區民眾、學校等相關方,搭建多方溝通暢聯的橋梁,開展“科技大講堂”“電磁環境科普宣傳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結合不同群體知識儲備特點為700余人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引導人們走出對電磁環境的認識誤區。

  從“科研新兵”到“環保專家”,李小娟的成長軌跡折射出新時代電網女性的精神圖譜。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的征程中,“她力量”正以蓬勃之姿,綻放著屬于自己的芳華。(國網甘肅電科院供圖)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