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甘肅省“生活·實踐”教育推進會暨2025年學術年會——理解教育研討會在蘭州召開。會議由華中師范大學陶行知國際研究中心指導,“生活·實踐”教育共同體甘肅中心、甘肅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主辦,邀請中國教育學會、甘肅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甘肅省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華中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一起探索“生活·實踐”教育、國際理解教育在新時代的創新路徑與發展模式。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華中師范大學陶行知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周洪宇教授, 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原大使銜代表楊進教授,甘肅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專職副會長盧云釗,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甘肅省教育廳原總督學陳繼宗,甘肅省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省外辦原一級巡視員朱繼君,華中師范大學陶行知國際研究中心秘書長劉來兵等領導嘉賓同來自省內各市州的中小學校長、協會會員單位代表等共計140余人出席會議。
會議為蘭州市外國語高級中學、武威民勤縣第一中學、蘭州市第十一中學、蘭州市七里河區七里河小學、蘭州實驗幼兒園等28所首批加入華中師范大學“生活·實踐”實驗校聯盟的學校舉行授牌儀式,意在立足甘肅地區實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實踐育人為抓手,因地制宜推進“生活·實踐”教育,有效破解“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教學與實踐相脫離”的難題,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上午,會議圍繞“生活·實踐”主題學術報告與案例分享。周洪宇作題為《“生活·實踐”教育:21世紀的生活教育》的主旨報告。報告圍繞“為什么提出‘生活·實踐’教育”“什么是‘生活·實踐’教育”“如何實施‘生活·實踐’教育”三個問題展開,通過回顧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學說,結合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提出了實施“生活·實踐”教育的八個重要方面,闡述了教育面向生活與實踐的價值和意義,積極探索實踐育人方式變革,為新時代“生活·實踐”教育發展指明前進方向,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創機賦能,為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成長建功服務。

劉來兵作題為《“生活·實踐”教育共同體:從理念到行動的實施路徑》的主旨報告。報告介紹了“生活·實踐”教育共同體研究及實驗單位在全國的分布及推廣的組織架構情況,通過展示實驗區、實驗校的教學實踐案例,深刻剖析“生活·實踐”教育在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與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發展途徑和實踐要求,指出以五育并舉為方式,以“六力”培養為核心目標,以“生活·實踐”教育館建設為重要抓手,以課程改革為重點,以教學改革為助力,教師開展“新時代大先生行動”,學生開展“新時代小先生行動”等關鍵,系統謀劃實施“生活·實踐”教育的具體路徑。
此外,廈門市集美區教育局副局長任可作題為《“生活·實踐”教育實驗的“集美樣本”探索與實踐》的報告;《中國基礎教育》雜志項目主任單金良作題為《科研助力:〈中國基礎教育〉雜志2025年選題與投稿解析》的報告;甘肅公航旅集團民勤縣研學實踐基地、蘭州永登樹屏眾創食品產業園社會綜合實踐教育基地分別做了防沙治沙生態治理和食品工業研學等實踐場景資源展示。
當日下午,會議圍繞國際理解教育進行學術報告與案例分享。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大使銜代表楊進作題為《青少年國際理解教育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報告;浙江大學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倪好作題為《基礎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創新路徑與中國實踐》的報告;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蘭州天慶實驗中學就實施“百校結好”情況的情況作了展示報告。
會議旨在整合社會資源、創新教育方法、強化協同育人機制,推動“生活·實踐”教育、國際理解教育與區域文化、科技創新、勞動教育、研學實踐深度融合,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的時代新人。
- 2025-03-10秦州稅務:不負歲月綻芳華
- 2025-03-10國網甘肅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柔肩扛起綠色轉型新使命
- 2025-03-10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開展漂浮物隱患排查
- 2025-03-10方大炭素開展“三八”婦女節慰問女員工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