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蘭州市城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原則,積極推行“柔性執法”這一理念,通過教育、指導和服務幫助商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提升市場秩序,贏得商戶廣泛點贊。
柔性執法:從開罰單到指導的轉變
在張掖路商業街一家化妝品專賣店,執法人員張洋發現某進口面膜中文標簽不規范后并未直接進行處罰,而是啟動“服務會診”機制,聯系相關專業人員現場進行指導,幫助商戶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標簽整改。“過去一紙罰單可能讓小店半個月白干,現在執法人員手把手教我們合規經營,真的特別感謝,給你們點個贊。”店主劉女士激動地說。
這種治理模式的創新突破,在食品監管領域同樣成效顯著。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日常執法中,執法人員不再僅僅依靠處罰來維護市場秩序,而是更加注重與商戶的溝通與指導。在某家餐飲店,執法人員發現后廚衛生存在一些小問題,執法人員并沒有直接開出罰單,而是耐心地與商戶溝通,提供具體的整改建議。

“您好,今天檢查發現后廚衛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垃圾桶未及時清理、操作臺面不夠整潔。這些問題雖然不嚴重,但可能會影響食品安全。建議您立即整改,我們會提供具體的指導。”執法人員說道。“非常感謝你們的提醒和指導,我們一定按照要求及時整改,確保食品安全。”啟航星校外托管服務中心負責人鐘玉嬌說。
柔性執法核心:將教育和指導服務結合
除了日常檢查,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還主動為商戶提供政策宣傳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執法人員向商戶發放了最新的食品安全政策宣傳手冊,并且詳細講解了相關政策內容。廣武門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王大偉說:“這是我們最新的食品安全政策宣傳手冊,您可以仔細閱讀。如果有任何疑問,隨時可以聯系我們。”
“這樣的宣傳非常及時,平時我問因忙于經營對政策了解得不多。現在有了這些資料,我們會好好地學習,更加規范地經營。”三敬三牛肉面店負責人楊明說道。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柔性執法是我們近年來推行的一項重要舉措。希望通過教育、指導和服務,幫助商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而不是單純依靠處罰。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執法效果,也贏得了商戶的理解和支持。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2025年2月,共查處各類普通程序案件786起,其中免予處罰65起,減輕處罰8起,從輕處罰371起。
柔性執法的背后,是為了讓市場更健康、社會更和諧。通過這種“剛柔并濟”的方式,讓商戶感受到執法的溫度,也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夜幕降臨,正寧路夜市燈火通明。市場監管服務崗的LED屏實時滾動著食品安全指數,執法人員在人群中穿梭指導。“現在看到制服不再心慌,倒像是見到老朋友。”燒烤攤主馬師傅道出了柔性執法帶來的深刻改變。這種改變,正在重塑黃河之濱的市場治理新圖景。(安樹鋒 文/圖)
- 2025-03-17郵儲銀行慶陽市分行金融活水潤澤慶陽大地
- 2025-03-17郵儲銀行白銀市分行:金融“托底”產業發展
- 2025-03-17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助力玉米制種向陽而生
- 2025-03-17郵儲銀行隴南市分行搶抓農時助春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