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敦煌市轉渠口鎮的小拱棚西瓜與黃渠鎮清水村的陽光玫瑰葡萄套種甘藍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開展,為鄉村振興描繪出一幅幅充滿希望的“豐收畫卷”。
在轉渠口鎮,田地里處處可見瓜農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分工協作,開溝起壟、播種、澆水、鋪膜有條不紊。轉渠口鎮采用的小拱棚栽培模式,以竹條為骨架,覆蓋薄膜并搭配地膜,有效抵御了多變氣溫和倒春寒對作物生長的干擾,為瓜苗創造了穩定的生長環境。這一創新模式不僅讓甜瓜、西瓜提前成熟,實現錯峰上市,滿足了消費者嘗鮮需求,也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以前種露天西瓜,上市時間集中,價格上不去?,F在用小拱棚,西瓜能提前上市,價格翻番。五六月份還能套種玉米,一畝地能掙7000多塊。市里的農業扶持政策還能每畝補助400元。”正在田間勞作的冉大叔滿臉笑意算起了“豐收賬”。
為進一步提升村民收入,轉渠口鎮呂家莊村、鹽茶村打出產業發展“組合拳”。在種植環節,組織群眾學習先進技術,選用“蓋世紅密王”“贛新甜王七號”等優良品種,并邀請農技專家現場指導;在銷售方面,與各大超市、水果批發商建立長期合作拓寬銷售渠道,解決農戶后顧之憂。目前轉渠口鎮已完成小拱棚西瓜、甜瓜種植110余畝,預計種植總面積將達280余畝。
無獨有偶,在黃渠鎮清水村的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大棚內,甘藍移栽工作也在緊張進行。傳統葡萄種植模式下,大棚葡萄需兩年生長才能掛果,三年后進入豐產期,期間投入大、收益慢。為提高大棚空間利用率,提升綜合效益,大棚負責人探索出葡萄與蔬菜間套種的新模式。利用葡萄休閑與休眠季節,在兩行葡萄間的空地種植甘藍。蔬菜不僅能吸收葡萄未利用的有機質,提升自身品質,采摘后的枝葉和根系還能回歸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從種苗篩選、土地耕作到幼苗栽種、土壤覆蓋,每一個環節我們都為種植戶提供了全方位技術支持,確保果蔬茁壯成長、高成活率。預計這批套種的果蔬將于5月份成熟上市,能為種植戶帶來可觀收益。”黃渠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
敦煌市轉渠口鎮和黃渠鎮探索的新型種植模式是全市農業種植的一個縮影,是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的生動寫照。通過創新種植模式、發展特色產業,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產品附加值,也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讓鄉村走上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康莊大道。敦煌市將繼續以產業發展為核心,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助力鄉村振興邁向新的高度。(唐囡囡 趙凱明 馬雪妍)
- 2025-03-24慶陽市福彩中心開展快樂8游戲促銷活動培訓會
- 2025-03-21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專項巡視保障供電安全
- 2025-03-24敦煌夜市提升改造工程開工
- 2025-03-24國網康樂縣供電公司全力推進電力設施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