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聚焦輸電線路“三跨”“索道運輸”施工方案人工智能的輔助生成與智能審查,基于光明大模型、DeepSeek等前沿AI技術,為解決人工編制施工方案周期長、準確性不高、技術人員能力薄弱等問題,匯通數字化部、甘肅送變電、洛斯達公司、蓋斯特、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推動輸電線路施工方案編制工作創新變革取得攻堅階段。
在電力線路基建“三跨”傳統模式下,輸電線路“三跨”施工方案的編制依賴于人工經驗,需要逐個選取跨越方式、塔基規劃施工臨時道路,流程煩瑣且效率低下。同時,由于施工環境復雜,涉及因素眾多,人工編制的方案容易出現誤差,導致施工過程中需要頻繁調整,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可能影響被跨越電力線等施工安全。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在電力基建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化,為電力線路基建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特別是在輸電線路“三跨”施工方案的輔助生成與智能審查方面,基于光明大模型、DeepSeek等前沿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成功解決了傳統人工編制施工方案周期長、準確性不高、計算難等問題,推動了輸電線路施工方案編制工作的創新變革。
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和數智化部基于光明大模型等先進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整合海量的設計參數、地理信息、氣象數據、現場環境條件等多源數據,實現對輸電線路施工方案的智能生成。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聯合多家科技公司研發的輸電線路“三跨”施工智能輔助AI方案平臺,利用人工智能識別算法輸入基本參數,通過設定的計算公式能夠一鍵生成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道路規劃、施工場地選址評估、施工工器具裝備智能配置、復雜的受力計算等。該平臺研發成后能在電網基建“三跨”多個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工程中應用,使得大幅提升了施工方案編制效率。
另外,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基建的應用為施工方案的智能審查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構建知識圖譜和語義分析模型,系統能夠自動識別施工方案中的關鍵信息,并與標準規范進行比對,快速發現潛在問題并提供改進建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電網基建“三跨”方案進行智能分析優化,構建“三跨”方案文本知識圖譜及框架,實現了對可研審查的有效輔助。
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顯著縮短了施工方案編制周期,從傳統的數周甚至數月縮短至數小時。同時,通過智能審查,方案的準確性大幅提升,減少了因人工失誤導致的施工風險。
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將人工智能AI方案盡快部署到實戰中去,通過實踐再優化使其解決傳統施工方案編制的痛點。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方案輔助生成與智能審查系統,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為電力基建行業帶來了全新的工作模式。這種模式的推廣,將推動電力基建行業從傳統的人工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提升整體行業競爭力。(金山 王瑞峰)
- 2025-03-26隴東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工程企媒跨省聯合采訪啟動
- 2025-03-26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完成30項輸變電工程初步設計評審工作
- 2025-03-26國網嘉峪關供電公司全力應對沙塵降溫極端天氣
- 2025-03-26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開展超特高壓工程業財融合及資金預算管理座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