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濃,萬物競發。走進華亭市西華鎮什民村的溫室大棚,草莓壟間綠葉掩映下,顆顆鮮紅飽滿的草莓如燈籠般垂掛,清香撲鼻;火龍果基地內,翠綠的枝條舒展向上,孕育著新一輪豐收的希望。
近年來,西華鎮以草莓、火龍果等特色產業為抓手,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蹚出了一條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振興新路。

“最近每天都有游客前來采摘,周末更是熱鬧!”草莓種植戶王斌夫婦穿梭在大棚間,臉上洋溢著喜悅。近年來,他們通過引進“紅顏”“白雪公主”“巧克力”等優質品種,采用無公害栽培技術,種出的草莓以“色澤艷、口感佳、綠色健康”贏得市場青睞。反季節草莓不僅填補了冬季水果市場空白,更通過“采摘游”帶動人氣。“從微信收款聲不斷,到孩子們在田壟間歡笑,草莓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王斌感慨道。

如今,什民村草莓種植已形成“技術標準化、品種多元化、產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游客既能體驗采摘樂趣,又能品嘗春日鮮果,草莓產業年吸引游客超萬人次,成為當地農旅融合的“金名片”。

在紅龍果種植基地,技術員正忙著為火龍果樹修枝、補肥。“這批果樹4月就能開花,6月掛果,掛果期可持續5個月,預計畝產超3000斤!”基地負責人趙存倉介紹。西華鎮依托溫室大棚技術,突破地域限制成功引種火龍果。通過精準控溫、科學施肥、生態防蟲等管理措施,火龍果在西北“安家落戶”,果實甜度高、品質優,深受市場喜愛。
從草莓到火龍果,從單一果蔬到“四季果籃”,西華鎮的“大棚經濟”不僅是農業升級的縮影,更是城鄉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鎮里通過“政策扶持+技術培訓+品牌打造”,引導農戶發展特色種植,形成“春摘草莓、夏采火龍果、秋賞多肉、冬品鮮蔬”的全季農旅格局。
西華鎮將深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草莓、火龍果等產業規?;?、品牌化,發展電商直播銷售,讓特色果蔬“出村進城”,助力群眾在“甜蜜事業”中奔向共富未來。(孫家浩 馬晨越 文/圖)
- 2025-04-0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護航金銀花產業發展
- 2025-04-02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黨校(培訓中心)開展紅色主題黨日活動
- 2025-04-02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南梁供電所的溫情服務之道
- 2025-04-02國網臨夏供電公司“滿格電”護航“莓”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