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境內,水源補給量占黃河源區總徑流量的58.7%,素有“黃河蓄水池”之稱。甘南州稅務局以水資源“費改稅”為契機,形成“數據共享-狠抓基礎-協同共治”的全鏈條征管流程,強化稅源基礎,提升征管質效,以“稅動力”保障“水動力”,實現水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宣傳輔導普及相關政策
甘南州稅務局通過“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宣傳模式,將水資源稅知識普及給納稅人。線上,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動漫短視頻等新媒體矩陣,發布政策解讀文章、漫畫、視頻,同時借助征納互動平臺開展線上直播講座和答疑活動,實時為納稅人答疑解惑,確保政策咨詢即時回復。線下,組織稅務干部深入企業、社區、學校,開展“水資源稅專題宣傳”活動。

合作市稅務干部深入安果水電站調研
針對不同行業用水特點,合作市、碌曲縣、夏河縣、臨潭縣等地稅務局做好針對性“線上+線下”宣傳輔導。線上利用稅企微信群、電子稅務局等平臺向水資源稅納稅人精準推送政策,線下深入企業、鐵路標段等生產經營地實地走訪,對水資源稅征稅范圍、納稅期限、稅收優惠等各項規定進行細致講解,現場演示新電子稅務局稅源信息采集及申報操作流程。
臨潭縣引洮入潭工程項目管理處負責人呂生林表示:“我們公司年許可取水量達300萬立方米,取水量大,但我們對水資源稅的計算方法和優惠政策理解不夠透徹,稅務干部上門輔導,既講政策又教操作,非常實用。”
齊抓共管規范稅源數據
稅源基礎數據是稅務部門征稅收費的基石。甘南州稅務局協調水利行政部門取得省管、州管、縣管三級取用水單位取水許可證、取水口經緯度、取水口地址等涉稅資料;與住建部門協作,調取甘南州管網漏損率,結合取得的涉稅信息逐戶采集錄入稅源信息。通過分析比對取水口、取水許可證編碼規則、水工程管理單位跨區域取水信息,確定適用稅目稅額,夯實水資源稅征管基礎。
舟曲縣水資源取水證辦理時間跨度較大,經排查,舟曲縣海祥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的取水許可證為舊證但未過期,經核實該企業仍在正常營業后,縣稅務局立即采集錄入正確稅源信息,并督促該納稅人盡快辦理新的取水證,保證依法依規生產,按時足額繳稅。

碌曲縣稅務干部深入企業實地查看取水現狀
碌曲縣稅務局與縣水務局對接,聯合實地走訪部分納稅人核實水資源納稅人的基礎數據、取水信息資料并順利交接,完善水資源費改稅的基礎數據采集。
合作市水務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為合作市城市供水企業,在費改稅前由合作市管轄。合作市稅務局通過取水許可證經緯度和實地核查后發現,該納稅人取水口所在地為夏河縣博拉鎮,便依據相關規定將該納稅人水資源稅申報納稅地由合作市移交至夏河縣,實現依法依規納稅。
狠抓基礎提升征管質效
甘南州稅務局以此次改革為契機,確定“統一組織、分級負責、部門協作、上下聯動”的工作方法。與財政局、水務局、住建局建立“基礎工作線上溝通、重要工作協同發力、涉密工作保密開展”的協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按照“共享+共治”的工作思路開展合作,對全州取用水企業進行全面監督管理,風險業務齊抓共管,織好保護水資源的“安全網”。
舟曲縣盛隆機動車檢測有限責任公司、舟曲縣博峪民俗風情文化產業園御景生態園在申報過程中,由于慣性思維誤以為鉆井取用生活用水可以算作城鎮公共供水,因此未能正確選擇申報明細子目,致使錯誤申報少繳稅款。舟曲縣稅務局在核查申報信息時及時發現問題,重新采集稅源,確保了水資源稅順利、完整入庫。

夏河縣稅務干部在恒盛水電有限責任公司調研
夏河縣稅務局定期對申報入庫數據進行復查,及時發現并糾正潛在問題,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交流,避免出現逾期申報、數據采集錯誤等問題,確保水資源稅改革平穩有序推進。
碌曲縣稅務局通過比對《甘肅省稅目稅額表》排查發現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申報的征收品目存在風險疑點。第一時間組織稅務干部實地調查取水口信息、取用水用途、取水許可證信息,確認該納稅人錯誤適用征收子目,遂責令其限期整改,更正申報,并就申報全流程進行操作演示,幫助企業化解了風險。(何國慶 楊菊芳 文/圖)
- 2025-04-192025年甘肅省業余乒乓球錦標賽在武威市開賽
- 2025-04-19酒泉農商銀行員工化身“救火先鋒” 危急時刻彰顯農信擔當
- 2025-04-19“國球進公園”活動在武威精彩開展
- 2025-04-18郵儲銀行酒泉市分行“產業貸”護航糧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