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武威古浪縣境內,電力工作人員首次采用小飛人帶電作業工法成功更換750千伏輸電線路合成絕緣子。這也是全國首次完成此類帶電作業,標志著我國超高壓輸電線路實現“不停電檢修”新跨越,為保障電力能源外送通道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實踐范例。

750千伏河白一線起于金昌市河西堡鎮河西變電站,止于白銀市平川區白銀變電站,線路全長310.10千米,屬于750千伏甘肅河西電網加強工程。線路投運后進一步強化了河西地區的網架結構,為跨區輸電通道提供支撐,為甘肅利用周邊省份的直流通道輸送新能源創造條件,助力“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電力消納。
“同以往的帶電作業相比,此次帶電作業面臨作業時間長、工器具種類多、更換設備重量大等困難,對安全防護、作業人員進入等電位方式的選擇及作業人員的體能要求更為嚴格。此次帶電作業的成功,也填補了國內750千伏輸電線路帶電更換合成絕緣子領域的空白。”國網甘肅超高壓公司現場工作負責人南江介紹。

此次作業創新采用激光點云技術進行桿塔、導線三維掃描和實景建模,提前規劃最優作業路徑。作業前,作業人員在培訓線路反復進行1:1的模擬演練,持續優化作業流程,確保每個環節都實現本質安全。
作業中,電力員工采用無人機將兩根絕緣繩索掛設在地線上,等電位人員乘坐電動升降裝置抵達60米高空進入強電場,地電位人員同步沿著腳釘登塔至橫擔作業位置。人員到達高空作業位置后,地面電工配合將絕緣拉棒、液壓絲杠、卡具、后背保護繩等起吊至高空作業點,由等電位、地電位人員配合完成組裝。

“卡具、絲杠受力正常,申請摘除絕緣子連接”“同意!”作業現場,由等電位、地電位和地面人員三方共同配合,摘除舊合成絕緣子落至地面,將新的合成絕緣子起吊至連接位置完成安裝,而后拆除后備保護設施和承力工具,全部作業人員返回至地面,整個過程持續近5小時。
據了解,750千伏河白一線當前每天輸送電量約2374萬度,采取帶電檢修作業可有效減少停電時間5小時以上,增加輸送電量495萬度,相當于49.5萬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量。(易明星 張文龍 張子墨 文/圖)
- 2025-04-21郵儲銀行臨夏州分行資金流平臺賦能小企業發展
- 2025-04-21郵儲銀行敦煌市支行首次通過“銀擔直連系統”發放貸款
- 2025-04-21郵儲銀行金昌市分行高效服務護航產業發展
- 2025-04-21郵儲銀行榆中縣支行“郵惠付”讓商戶收款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