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才能刨出致富增收的“金疙瘩”。田間地頭,農用機械的轟鳴聲與群眾的吆喝聲、歡笑聲交織共鳴,春耕生產的濃厚氛圍拉滿。
華亭市硯峽鄉萬畝農業產業示范帶3700畝核桃園已完成除雜、修剪、涂白、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標準化管護工作。每一道工序都傾注著大家的心血,套種的300畝獨活在雨水的滋潤下褪去一身泥土,正在偷偷吸取養分慢慢睜開惺忪睡眼;千畝旱作農業基地深翻、旋耕、覆膜保墑等工作緊張有序,一行行農膜如靈動飄逸的玉帶,被精心鋪展,流淌著柔和的光暈;經過防寒、追肥等標準化管護工作的千畝冬小麥基地,此刻正如一片翡翠雕琢的錦緞,在晨曦的浸潤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披上了一層嶄新的盛裝,仿佛預示著豐收的美好愿景。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在政策引導和物資保障上協同發力,搶抓時間節點,按照“整體規劃,串點成線,以線帶面”的思路,核實整改撂荒地圖斑184處,發放農膜762卷、地布40卷、復合肥394袋。穩步推進萬畝農業產業示范帶建設,做到了應耕盡耕、應種盡種,牢牢守住了糧食安全的‘命根子’和群眾增收的‘錢袋子’。”硯峽鄉人大主席魏禎說。
村有增收實體,群眾致富的動力才會更足,鄉有特色品牌,和美鄉村的腳步才能更穩。落好特色產業的“關鍵子”,才能激活鄉村振興“滿盤棋”。

項目現場,挖掘機、推土機揮舞鋼鐵巨臂,有條不紊地平整場地;工人們手持刀鏟熱情高漲,動作麻利的砌筑磚塊,每一個忙碌的身影、每一次器械的運作,都在為這片土地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據了解,為極力打破傳統產業發展的“牢籠”,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的路子,持續推動林麝、中蜂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硯峽鄉凝心聚智、精準發力,牢固樹立產業發展“一盤棋”思維,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方法,按照“抓招引、擴規模、延鏈條、促提升”的思路,堅持在“破”與“立”中創出路,積極組織外出“取經”活動2次;結合鄉情實際,盤活閑置資產,積極謀劃推進了中蜂深加工場建設項目,預計年底中蜂飼養量將達到1200余箱;為讓“林麝之鄉”品牌創建的底氣更足,堅持在“質”與“量”中躍提升,招商引進3戶林麝養殖企業落戶硯峽,計劃新建圈舍940間,新增林麝480只,預計年底全鄉林麝養殖企業達到13戶,麝存欄量將突破1800只。

硯峽鄉正以春耕生產作筆,飽蘸項目建設之墨,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奮力繪就產業興旺、村強民富的新時代致富圖景,為群眾照亮增收之路。(朱成剛 馬晨越 文/圖)
- 2025-04-23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甘肅調研團在甘肅衛生職業學院調研交流
- 2025-04-23甘肅科源電力集團頭道河電站完成春季檢修工作
- 2025-04-23武威正式邁入“萬兆光網”時代
- 2025-04-23國網臨夏供電公司“電管家”護航養雞場用電無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