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敦煌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思政教育的“如鹽入水”到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從文明實踐的“春風化雨”到心理健康的“暖心護航”,敦煌市以系統化設計、品牌化推進、常態化實踐,讓青少年在思想引領、文化浸潤、實踐鍛煉、心靈滋養中全面發展,為培育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厚植文明沃土。
培根鑄魂“強苗”
近年來,敦煌市第二中學以“微班會”為抓手,構建思政教育常態化機制,圍繞“小切口、短時長、高效率”的特點,在班級日常管理中融入愛國主義、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等主題,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實現“小課堂”撬動“大思政”的育人效果。
敦煌市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培育時代新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構建“1+12”大思政工作格局,打造了13個思政課飛天名師工作室,持續加強思政金課體系建設。目前,全市已形成“人人有金課、校校有精品”的思政課程品牌體系。

在具體實踐中,敦煌市堅持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舉辦了“新時代好少年·紅心向黨”“清明祭英烈 重走長征路”“科普大講堂”以及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展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活動年均吸引2萬余名師生和家長參與,在潤物無聲中培育時代新人,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思想根基。
傳統文化“潤苗”
近日,敦煌市第四中學舉辦了一場妙趣橫生的“非遺小匠童趣傳承”非遺文化游園活動。350余名師生齊聚一堂,共同開啟一場沉浸式的非遺文化體驗之旅。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項目,讓學生們在動手實踐中深刻感悟了非遺文化的精髓。
這場別開生面的游園活動,正是敦煌市推動文化傳承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敦煌市多措并舉推動非遺進校園,常態化開展經典誦讀、非遺體驗、書畫展覽、文藝展演等實踐活動100余場次。敦煌莫高窟、博物館、陽關非遺傳習基地等,更是成為青少年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
敦煌市持續開展“敦煌文化進校園”活動,將文化傳承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在課程設置中滲透敦煌文化,在校園環境中展現敦煌元素,在實踐活動中深化文化體驗。打造“小小講解員”“敦煌風”大課間、敦煌文化校服等特色項目,持續開展誦敦煌經典、寫敦煌書法、繪敦煌壁畫、唱敦煌歌曲、演敦煌舞蹈等各類主題實踐活動300余場次,不僅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更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種子。
拓展陣地“育苗”
日前,在敦煌市郭家堡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里10余名幼兒化身“家風傳承人”,用自編自演的親子情景劇生動演繹尊老愛幼、誠信友善的傳統美德;敦煌市圖書館舉辦的“繪本啟夢·弦動敦煌——共赴琵琶奇遇”少兒故事坊活動,吸引了30多個家庭共同參與,讓傳統文化在親子互動中薪火相傳。
敦煌市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全力推動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治,持續凈化校外培訓市場,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育人功能,整合綜合文化站、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分館、道德講堂等20多處公共資源,積極打造“紅領巾公益課堂”“五點半課堂”“一米高度看城市”等品牌活動,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心理服務“護苗”
在敦煌中學的校園里,一場別開生面的“關注青春成長,共塑健康未來”心理健康游園會火熱進行。“這次心理游園會好玩、有趣又解壓,真的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形式!”同學們興奮地分享著體驗。在歡聲笑語中,大家通過豐富多彩的心理游戲和互動體驗,不僅感受到了生命的多樣與精彩,更收獲了成長的智慧與力量。
這樣生動有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正是敦煌市大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敦煌市累計投入50余萬元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成了1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和18個中小學心理咨詢室,組建了129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培育出1所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和4所省級特色學校。
為了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立體多元,敦煌市通過心理信箱、校訓通、QQ群、學校網站、校園廣播等形式多渠道給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校園心理劇展演、沙盤游戲等各類心理拓展活動300余場次,組織開展親子閱讀、親子藝術表演等活動200余場次,家庭教育宣講等活動180余場次。全方位、多層次的育人模式,正在為敦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注入源源不斷的正能量。(龔曉娥 文/圖)
- 2025-05-07張掖稅務助力當地經濟“節節高”
- 2025-05-07甘肅省人民醫院開展2025年醫師資格考試集中培訓
- 2025-05-07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迎接蘭州大學春季學期中期教學檢查
- 2025-05-07國網甘肅電力公司助力“甘味品牌”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