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史自強 本報通訊員 郭玉培
在河北滄州市中捷產業園區的鹽堿地菊芋種植田,經過一年時間的菊芋種植,這塊鹽堿地的土壤含鹽量平均降低0.2%。
“去年,我們承包了200多畝鹽堿地進行菊芋試驗種植,種植過程中,發現菊芋抗干旱、耐鹽堿,種植管理維護簡單,經濟價值也比較高,這讓我們信心倍增。”種植戶孫文治表示,今年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
據了解,菊芋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土壤抽鹽機”,在生長過程中,它會持續吸收周邊土壤中的鹽分,降低鹽堿化程度,并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除了菊芋,大棚冬棗也在這片鹽堿地上茁壯成長。“預計7月上旬冬棗即可成熟上市,比大田冬棗成熟期提早兩三個月,果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也都不錯。”大棚冬棗種植戶韓志寶說。
- 2025-05-14甘肅電網迎峰度夏保供電 建成全國首套儲能集中協調控制系統
- 2025-05-14【新聞發布會】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電力市場和新能源發展
- 2025-05-14貴州省水利廳: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
- 2025-05-14東北地區首個大氣成分國家野外站科普基地啟動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