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百”主題活動進行時】劉坪鎮:“四百”活動解民憂 精準幫扶暖民心
今年以來,秦安縣劉坪鎮在“四百”主題活動中持續發力,聚焦特殊困難群體的急難愁盼問題,組織鎮村干部及工作隊深入一線,通過精準走訪、分類施策、閉環管理,切實解決留守群體幫扶、矛盾糾紛化解、就業創業支持等急難愁盼問題,秉持“戶戶到、事事清”的原則,累計解決留守老人代辦服務、矛盾糾紛調解、困難群眾就業等特殊困難問題122件,用有溫度的民生實踐書寫鄉村振興答卷。

貼心代辦服務守護特殊群體
“多虧了康書記他們,不然我這把老骨頭真不知道咋去鎮上辦手續。”在樹莊村,77歲的老黨員王海福握著幫扶隊員康健的手感慨。針對農村留守老人、行動不便人群的生活難題,劉坪鎮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工作專班主動上門為22位留守老人提供社保認證、慢性病購藥登記等代辦服務36次,累計幫助23位老人完成醫保報銷手續。
“我們建立了特殊群體臺賬,每月定期上門巡查,就是要讓老人‘小事有人幫、難事有人管’”負責社保代辦的鎮干部鄧文華介紹,工作隊員針對視力模糊、聽力障礙老人,還會耐心演示操作流程,確保服務“零障礙”。在鄧坪村,獨居老人鄧旺喜收到包片負責人代購的降壓藥時念叨:“藥盒子上還貼著服用時間,比親閨女想得都細。”
多元化解矛盾筑牢和諧根基
“現在地界劃清楚了,心里的疙瘩也解開了,以后還是好鄰居!”陳寨村村民陳明明和鄰居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后,主動遞上兩杯熱茶。此前,兩戶因宅基地邊界問題爭執多年,鎮綜治中心主任馬成帶領調解小組實地丈量土地、查閱歷史檔案,采用“背對背溝通+面對面協商”的方式,最終促成雙方握手言和。
“矛盾調解不僅要講法理,更要講情理。”馬成介紹,鎮上整合了網格員、鄉賢、法律明白人等力量,組建了12支“和事佬”小分隊,通過“群眾說事會”“田間調解會”等形式,累計排查各類矛盾隱患17起。在解決另一起因排水不暢引發的鄰里糾紛時,村干部王軍海帶著施工隊現場疏通溝渠,當事人劉大姐當場表態:“干部帶頭干活,我們還有啥理由鬧別扭?”

精準對接需求拓寬增收渠道
“每月1800元工資,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孩子,這崗位真是送到了心坎上!”脫貧戶李大姐穿上新領的農資導購員工作服,笑得合不攏嘴。聚焦困難群眾就業需求,劉坪鎮依托劉坪鎮村集體經濟發展中心開發了農資銷售、快遞收發等就業崗位,幫助4名低收入群體實現家門口就業。中心負責人關凡紅表示:“我們優先錄用本地困難群眾,既解決用工需求,也為鄉村振興出份力。”
在黃灣村,果農康來福拎著剛領的剪樹鉗端詳:“眼下正是疏果時節,這工具比自己買的還趁手!”鎮鄉村振興站站長高苗苗介紹,通過走訪發現180戶果農缺乏專業農具,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馬永勝主動協調幫扶單位省林草廳籌集1.2萬元,按照“一戶一策”精準配備手鋸、圓刮刀等工具720件。“我們特意請教了農技專家,確保物資實用、耐用。”高苗苗說。
閉環管理機制確保落地見效
“張寨村的影響果業生產的水毀路整修了嗎?”“周灣村、何灣村防霜凍機安裝到位了嗎?”在鎮政府每周例會上,鎮主要負責人都會逐一過問重點民生事項。該鎮建立“走訪排查—分類交辦—跟蹤反饋”全流程服務體系,累計走訪群眾500余戶,梳理問題28個,其中18戶老黨員和困難群眾收到了米面油等慰問物資。
“現在打個電話、發條微信,干部就上門了,辦事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剛申請到殘障輔助器具的村民杜順子說。針對殘障家庭的無障礙改造需求,鎮政府聯合殘聯制定個性化方案,目前已完成坡道鋪設和衛浴扶手安裝摸底上報工作。“群眾的評價就是我們的成績單。”鎮黨委副書記王開宇表示,剩余6項重點督辦事項已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我們承諾:事事有回音,件件不落空。”
從田間地頭的暖心代辦,到炕頭枕邊的矛盾化解;從家門口的就業崗位,到精準滴灌的幫扶物資,劉坪鎮正用一樁樁實事叩響群眾的心門。
- 2025-05-16大藤峽水利樞紐發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
- 2025-05-16第八屆甘南藏地傳奇自行車賽則岔-尕海國際重要濕地賽將于7月舉行
- 2025-05-16白銀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張科忠李文君夫婦的愛心接力
- 2025-05-16王愛平一行到方大炭素參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