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常偉 通訊員 白子鑫
近年來,民樂縣大堵麻河管理處東干渠水管所全面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強化計劃用水管理,提升用水效率效益,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的策部署要求,結合全縣水利工作重點,以“水銀行”為創新載體,依托瓦房城水庫水源樞紐,建成35座水肥一體化蓄水池(含新建12座),構建起“引蓄水-精準灌-強管理”的全鏈條節水體系。通過現代農業與現代水利的雙輪驅動,將“存水如存錢”的樸素智慧升華為“科技管水、安全護水、制度節水”的現代化范式,重點解決“卡脖子旱”問題,構成“田成方、渠成網”的現代化水利與農業的美好圖景。

瓦房城水庫猶如“水銀行總行”,每年雨季收納祁連融雪與降水形成的富余水源;灌區內則化身“田間分行”,通過干支渠組成的“輸水脈絡”將水庫水源精準分配至新天鎮、六壩鎮各受益村組的“儲蓄網點”。這些蓄水池不僅具備傳統調蓄功能,更通過內置智能混肥系統,實現“水肥同步存儲、按需精準配比”,形成可直接用于灌溉的“液態養分賬戶”。2024年,23座蓄水池控制面積3.5萬畝,設計蓄水量54.1萬立方米,“水肥資產儲備庫”共計節約水量約300萬立方米。

傳統農業“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在這里被“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改寫,依托35座“水銀行”,灌區構建起“墑情數據驅動-智能配肥系統-滴灌終端精準供給”的閉環體系。埋設于農田的傳感器低于臨界值時自動觸發灌溉指令,平臺根據作物生長期,控制混肥泵按比例混合水肥,經雙重過濾后通過主管道輸送直達作物根系。
《農業灌溉節水合同書》與安全管理體系共同構建起“水銀行”的運營保障網。合同以“預付費充值+節水積分制”撬動全民節水“金杠桿”。農戶需在灌溉季前按預估水量預繳水費至“水銀行賬戶”,完成節水指標者可在次年優先配水權。在安全管控層面,轄區創新“三線管理”模式:紅線劃定上,按蓄水池設計容量科學設定85%池深為蓄水警戒線,既保障灌溉需求又預留防洪空間;流程管控中,實行“防護設施未完工不蓄水”剛性標準;巡查監管上,引入無人機對35座蓄水池實施“人技協同”全覆蓋巡檢。

從祁連融水的“源頭活水”到田間地頭的“精準滴灌”,大堵麻河東干渠灌區的35座“水銀行”用“科技精度”破解水資源困局,以“制度溫度”激活“節水內驅力”實現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精打細算。這不僅實現“藏糧于技”的產量突破,更探索出“藏水于制”的節水路徑,既守住了水資源安全的底線,更拓展了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深度。這些盛滿“安全水”“效益水”的“水銀行”,必將在灌區儲存更多放心的“豐收希望”,為全面建設新時代節水型社會新標桿、著力打造新階段節水型灌區新樣板交出更亮眼的答卷。(民樂水務局供圖)
- 2025-05-20武都:強化工地源頭管控 從嚴治理揚塵污染
- 2025-05-20甘肅綜合能源公司累計充電服務量突破100萬車次
- 2025-05-20隴南:珍稀野生動植物勃勃興旺
- 2025-05-20華亭策底鎮多措保障作物灌溉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