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這條“能源天路”宛如巨龍,從新疆哈密出發,將沙漠、戈壁、荒漠中的風光熱清潔能源化作強大電流,為重慶送去光明與動力。
該工程是我國首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外送通道,也是疆電外送”的第三條直流命脈。工程投運后,每年能向重慶輸送360億千瓦時電能,其中超180億千瓦時源自風電和光伏,相當于減少600萬噸燃煤消耗,減排1650萬噸二氧化碳,為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注入澎湃力量。
超長線路:刷新甘肅段電網建設里程
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長1469.13公里,占據全線長度的65%,途經甘肅10市29縣區,新建2810基鐵塔,無論是建設里程還是規模跨度,都刷新了甘肅電網建設紀錄。
復雜地貌:穿越多樣地質的“天然難題庫”
甘肅省境內地形復雜,山脈縱橫交錯,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這里擁有除了海洋和島礁之外的所有地貌類型,貫穿全省的哈重直流工程見證了甘肅獨特的地理環境。復雜的地質條件如同天然難題庫。給工程建設帶來重重考驗。建設過程中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成功克服了各類地質難題。
高難跨越:精心部署保安全
跨越施工同樣困難重重。施工高峰期,60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成功管控46項施工二級風險,完成224處重要跨越任務,其中包括22次高速公路、14次鐵路、39次超高壓線路跨越。在黃河河谷段,工程采用高跨設計,單次跨越寬度達1.2公里,跨越頻次與難度在甘肅電網工程中首屈一指。
政企協同:三級機制破解協調難題
面對復雜的外部協調工作,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創新管理模式,推動屬地供電公司與政府構建三級溝通協調機制,高效解決前期手續辦理、施工協調等問題。在29個縣區的土地征用、環保審批及民族地區協調工作中,完成臨時用地談判,妥善處理牧民遷徙、文物保護等超100項事項,社會協調工作量是同類工程的兩倍之多。
作為“十四五”甘肅電網建設高峰期的首個特高壓工程,國網甘肅電網建設事業部精心組織,各參建單位齊心協力,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和“鐵軍精神”。通過優化施工工序、加大技術創新,確保工程安全、優質、有序推進,不僅展現了“隴電鐵軍”的過硬實力,更繪就了一幅西部綠電直抵西南的壯美畫卷。(張致遠 王帆)
- 2025-05-30突破“核”心技術 鑄就國之重器——方大炭素核電用炭/石墨材料研發紀實
- 2025-05-30蘭州城關區開展“一首民謠一座城”主題文明實踐活動
- 2025-05-30華亭馬峽鎮:夏管正當時 田間繪“豐”景
- 2025-05-30甘肅水投集團協辦第三屆西北水務數字化發展論壇暨供排水節水灌溉新技術設備博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