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北縣稅務局緊扣“智慧稅務”建設目標,以稅收風險管理為核心,融合大數據技術與民族特色服務,構建“精準識別、前置提醒、分類化解”的全鏈條風險管理體系,為民族地區企業健康發展注入“稅動力”,助力地方經濟與民族團結“雙融合”。
大數據織密“防護網”,風險預警更精準
肅北縣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民族企業眾多,經濟業態多樣。為應對復雜涉稅風險,肅北縣稅務局依托稅收大數據平臺,整合企業納稅申報、財務報表、發票數據等多維度信息,建立“一戶一策”風險畫像,動態監測異常指標。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申報異常,稅務人員第一時間通過電子稅務局推送提示,并電話輔導企業財務人員及時改正。巴音都榮牧民合作社負責人查生才次格感慨:“稅務部門的‘風險預警’像及時雨,讓我們少走彎路、輕裝前行。”
此外,肅北縣稅務局組建稅費服務專家團隊,定期為民族企業開展“稅收健康體檢”。今年初,團隊通過比對分析發現肅北縣藍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未足額享受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半政策,隨即上門輔導更正申報,幫助企業減免稅費2萬余元。財務人員李登林表示:“稅務干部的專業服務讓我們切實感受到政策溫度。”
雙語服務架起“連心橋”,民族特色解難題
肅北縣是蒙古族聚居地,民族語言溝通難題一度制約企業辦稅效率。肅北縣稅務局創新推出“雙語服務”模式,在辦稅大廳設置蒙漢雙語專窗,印制雙語政策指南,并組建“雪域先鋒”稅宣團隊深入牧區、為企業提供涉稅輔導。蒙古族銀器匠人烏德木圖對此深有體會:“以前開發票總怕表達不清,現在工作人員用蒙語講解流程,幾分鐘就能辦完!”
針對民族特色產業,肅北縣稅務局量身定制服務方案。肅北縣戈壁駱駝產業合作社以駱駝養殖為核心,稅務干部定期走訪牧場,梳理“牧業+旅游”產業鏈稅收優惠清單,幫助企業規范財務核算。合作社負責人于云鎖表示:“稅惠支持讓我們有更多資金擴大養殖規模,先后已帶動50余戶牧民實現增收。”
稅惠活水潤“非遺”,文旅融合添動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肅北民族文化的瑰寶。肅北縣稅務局聚焦非遺傳承企業需求,建立“非遺綠色通道”,通過“云端+實地”服務矩陣精準落實稅惠政策。國家級非遺項目蒙古族服飾傳承人娜仁其其格對此感觸頗深:“稅務干部不僅上門輔導增值稅減免政策,還幫我們申請民貿民品企業資格,2024年減免稅費4000余元。這筆錢用于購置織布機和培訓徒弟,讓傳統手藝煥發新生!”
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稅力量護航新征程
肅北縣稅務局將民族團結融入稅收工作全鏈條,打造“興邊富民稅務藍”黨建品牌。辦稅大廳內,蒙古族文化元素與現代稅務標識交相輝映;稅收宣傳月中,“草原歌曲比拼”“民族服飾秀”等活動拉近征納距離。2023年,肅北縣稅務局干部胡姍姍獲評“肅北縣民族團結形象代言人”,成為稅企攜手、民族共榮的生動縮影。
肅北縣稅務局將持續深化“數據+風險+服務”管理模式,以更精準的風險防控、更溫暖的民族特色服務、更務實的稅惠支持,為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稅務力量,讓民族團結之花在雪域高原常開常盛。(本網記者 任磊 通訊員 仲鵬 馮曉燕)
- 2025-06-11宕昌公路段多措促幫扶
- 2025-06-11甘肅稅務:構建涉稅專業服務機構合規發展“新生態”
- 2025-06-11敦煌:萬畝棉田管護忙 科技賦能促增收
- 2025-06-11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開展金融知識萬里行宣傳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