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掖民樂縣,有這樣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家庭:他們用溫暖與堅守,為特殊兒童搭建成長的港灣;用無私與奉獻,為殘障群體點亮希望的明燈。趙燕家庭以小家之愛匯聚社會大愛,生動詮釋了新時代文明家庭的深刻內涵。
暗夜尋光:一位母親的覺醒之路
2007年,隨著兒子樂樂的出生,趙燕和丈夫經營餐館、侍奉雙親的平淡日子滿是幸福。然而,當別的孩子開始牙牙學語時,樂樂卻總是躲在角落沉默;當同齡人奔跑嬉戲時,他還在蹣跚學步。4歲那年,一紙自閉癥診斷書,徹底擊碎了這個家庭的寧靜。
為了給孩子治病,夫妻倆踏上了漫長的求醫路。在北京火車站,樂樂突然走失,趙燕在洶涌人潮中嘶聲力竭地呼喊,最后只能用繩子將兩人手臂緊緊系住。面對無數次“無法治愈”的診斷,她也有過絕望,但每當深夜看著孩子熟睡的臉龐,母愛的本能總會讓她重新振作:“就算全世界放棄,我也要讓孩子有尊嚴地活著!”
全家上陣:撐起愛的教育方舟
2013年,蘭州求學的經歷讓趙燕看到希望——經過系統訓練,樂樂不僅能說簡單句子,還學會了基本生活技能。但每年數萬元的費用,很快讓這個普通家庭捉襟見肘??粗嘞駱窐芬粯拥暮⒆右驘o法負擔費用失去康復機會,趙燕萌生了在家鄉辦特教學校的想法。
“你只管把學校辦起來,錢的事我來想辦法!”丈夫毅然關掉餐館,白天打零工賺錢,晚上幫忙籌備建校;癱瘓在床的公公默默支持,婆婆扛起全部家務:“家里有我,你放心去忙!”全家東拼西湊籌集資金,趙燕更是跑遍全縣找場地、學政策、聘老師,硬是在2015年10月15日,讓民樂縣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順利開學。
星火成炬:照亮更多孤獨星空
開學第一天的場景,趙燕至今記憶猶新:10個孩子狀況百出,有的哭鬧不止,有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和老師們像照顧自家孩子般,從穿衣吃飯教起,重復上千遍簡單指令。三個月后,奇跡悄然發生——曾經沉默的孩子能背誦《三字經》,孤僻的孩子在舞臺上自信表演,家長們激動的淚水,成為對這個家庭最好的褒獎。
隨著辦學成果逐漸顯現,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遷入更寬敞的場地,辦學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趙燕又將服務延伸到成年殘疾人托養領域,為60多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和寄宿服務。同時,她還創辦了“七彩夢殘疾人手工工坊”“憨兒洗車行”等就業基地,幫助35名殘疾人實現穩定就業,讓他們找到了人生價值。
八年來,趙燕和她的團隊累計幫助380余名殘疾兒童和成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托養一人、幸福一家”的承諾。他們的善舉,不僅改變了無數特殊家庭的命運,更在當地播撒下文明與愛的種子,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與希望。
趙燕家庭用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書寫了新時代文明家庭的動人篇章。他們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用愛與責任守護著那些孤獨的靈魂,讓文明之花在民樂大地絢麗綻放。
- 2025-06-17國網甘肅電力在2025年能源網絡安全大賽中獲優異成績
- 2025-06-17靖遠:東西協作賦能生態牧業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 2025-06-17張掖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啟動
- 2025-06-17文縣公路段:奏響路域環境整治“交響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