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 通訊員 盧武林 王朝昀
仲夏時節,萬物勃發。走進民勤縣蘇武鎮蘇山村玉米高密栽培智慧灌溉示范點,一排排玉米綠浪涌動,苗壯葉展,盡顯盎然生機,縱橫交錯的黑色淺埋滴灌帶恰似“毛細血管”,貫通沃土“經脈”,將水分養分精準輸注作物根系。

在智慧灌溉核心示范基地,通過安裝在田間的微型氣象站、蟲情測報儀、土壤傳感器等田間設備,依托物聯網AI+SaaS服務平臺技術,并利用衛星、無人機等多源數據進行融合,建立了利用天(遙感)、空(無人機)、地(傳感器)、人(傳統經驗)的數據采集體系,實現低成本、全方位數據采集,根據作物的需水情況、土壤條件和氣象因素等,通過移動端、PC端為用戶提供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管控平臺,減少人工成本的投入,進行精準高效地灌溉,水肥利用效率明顯提升。
“2025年,民勤縣在蘇武鎮蘇山村、東壩鎮東一村以及夾河鎮中坪村全力打造噸半糧示范田,著力構建以穩定的農田供水系統和滴灌水肥精準施用系統為基礎、以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模式為支撐的產量提升體系。”民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詹軍華說。
今年以來,民勤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推進10萬畝玉米單產提升工程,通過統一規劃建設精準調控系統,實現水肥精準施用與栽培技術優化有機結合,推動糧食作物大面積增產增效。

“民勤縣10萬畝單產提升工程項目總投資35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3000萬元,涉及昌寧鎮、蔡旗鎮等13個鎮、34個行政村,覆蓋面積10萬畝。”據詹軍華介紹,項目主要實施滴灌提升工程、智慧灌溉工程和農藝措施配套三個板塊的內容。改造提升481眼機井的滴灌首部設施設備,建成縣級智慧農業控制中心一個和24個智慧灌溉示范點,配套智能管理系統和設施設備。

為確保技術落地見效,民勤縣按照統一種植品種、統一物資供應、統一技術路線、統一指導服務、統一田間管理“五個統一”要求,大力推行農業生產托管,實施新型經營主體糧食單產提升行動。圍繞糧食作物實施全生育期精準調控技術模式,主推玉米耐密品種、密植栽培、膜下滴灌、水肥協同、精準調控、病蟲防控和適期機收等技術,實現增產增收。同時與中國農業大學、甘肅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創建綠色“噸半糧”百畝方,集成抗旱耐密品種、科學施肥增效、密植群體構建、水肥精準調控、病蟲綠色防控等技術,探索產能、水效協同提升新路徑。通過集中培訓、現場示范和個別指導等多種形式,對糧食單產提升示范區和和示范基地進行包片指導,全力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為糧食產能提升提供科技支撐。
下一步,民勤縣將圍繞良田夯基礎、良種促增產、良技強支撐、農機提效率、良制保長效的“五良”協同發展思路,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實現專家試驗田產量向大田生產轉化,著力打造西北旱作農業增產示范區,培育現代農業發展新標桿,持續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農民收益。
- 2025-04-21民勤縣榮獲“美麗中國之旅”兩項旅游金字招牌
- 2025-04-11《明駝千里》新書首發式暨文藝工作者座談會在民勤舉行
- 2025-03-27“奔跑吧·少年”民勤縣2025年中小學生乒乓球、羽毛球賽開賽
- 2025-01-09武威市2025年冬季“村晚”民勤專場開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