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時節,慶陽市環縣楊胡套子草原美如畫卷。湛藍的天空下,綠草如氈,牛羊點綴其間,一幅“天蒼蒼,野茫茫”的生態畫卷在隴東大地鋪展。6月23日,國網慶陽供電公司組織國家電網甘肅電力(慶陽南梁)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奔走于草原景區與牧家樂之間,細致巡檢供電線路設備,為這片被譽為慶陽“阿勒泰”的旅游勝地注入發展動能。

電力引擎強勁發力,激活文旅經濟新活力
楊胡套子草原位于環縣小南溝鄉,平均海拔2800米,獨特的高原地貌造就了“山巔云霧繚繞、山腰綠草如茵、山下溪流潺潺”的立體景觀。隨著當地“大景區+專業村+精品線”文旅戰略深入推進,草原觀光、民俗體驗等業態蓬勃發展,景區用電需求同比增長超30%。
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聚焦旅游用電痛點,為景區民宿、牧家樂開設“綠電通道”,實現報裝接電“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依托“網格化”服務體系,組建黨員先鋒隊開展常態化巡檢,針對旅游高峰制定“一線一策”保電方案。累計排查整改線路隱患4處,更換老舊電纜1.2公里,景區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8%。“現在電烤箱、電暖器全開都沒問題,周末接待量能翻一番。”牧家樂老板李發業指著新添置的電器設備,難掩喜悅。
綠色電能賦能發展,繪就鄉村振興新底色
在優化供電服務的同時,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深入景區,開展安全用電科普,發放節能宣傳手冊500余份,為商戶免費檢測漏電保護器、更換節能燈具,推動“綠色用電”深度融入旅游產業鏈。這種“供電+服務+科普”的創新模式,既保障了旅游旺季用電安全,又為草原生態保護注入“綠色動能”。
據環縣文旅部門介紹,借助穩定電力保障,當地已串聯起“草原觀光-民俗文化村”特色旅游線路,帶動周邊80余戶牧民投身旅游服務業,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電力不僅點亮了草原的夜晚,更點亮了牧民的致富路。”虎洞供電所所長說道。據悉,該供電所已建立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確保旅游旺季電力供應“零中斷”。
曾經靠天養牧,如今借“電”興旅。楊胡套子草原成為游客向往的“詩和遠方”,更化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理論實踐樣板——電力賦能讓生態資源變身發展優勢,文旅產業帶動牧民端穩“生態飯碗”,實現從“輸血”到“造血”跨越。
下一步,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將持續深化“供電+文旅”服務模式,大力推廣光伏發電、電采暖等清潔電能應用,以“綠色電力”守護草原生態,助力環縣打造西北地區特色高原草原旅游目的地,讓“環縣阿勒泰”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文/圖 張翠翠)
- 2025-06-24慶陽北75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開展應急演練活動
- 2025-06-23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銀線織網“電”亮麥收路
- 2025-06-23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召開2025年媒體懇談會
- 2025-06-20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優質服務送上門 架起入戶“連心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