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隴原大地,綠意盎然,暖意融融。在絲綢之路重鎮武威,一場充滿溫情的金融幫扶行動,正助力東鄉族養殖戶在異鄉實現致富夢想。6月27日,郵儲銀行武威市文昌路支行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來自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的養殖戶代表們手捧一面繡有“情系東鄉雪中送炭 郵儲服務溫暖萬家”的鮮紅錦旗,走進支行大廳。這面錦旗的背后,是該行走訪調研、精準施策,為涼州區東鄉族養殖戶和肉羊產業注入金融“活水”的生動實踐,更是新時代民族銀企攜手、共謀發展的動人篇章。
以民族情懷為紐帶,架起金融服務“連心橋”
東鄉族是我國西北地區特有的少數民族,養殖業是當地傳統支柱產業,也是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許多東鄉族客戶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帶著技術和發展熱情,來到武威投身肉羊養殖行業。然而,租賃場地、購置種羊、完善養殖設施等資金需求難以擴大養殖規模,實現產業升級,成為橫亙在他們創業路上的“攔路虎”。郵儲銀行文昌路支行敏銳捕捉到這一需求,打破傳統金融服務模式,主動下沉服務觸角。針對東鄉族客戶租賃養殖的特點,客戶經理發現他們因缺乏抵押物,難以獲得傳統貸款支持。為此,該行通過“極速貸”產品,以養殖戶的信用狀況和養殖規模為主要授信依據,無需抵押物即可獲得貸款,為租賃養殖的東鄉族客戶開辟了融資新渠道。同時,建立“一對一” 金融服務機制,為每位養殖戶配備專屬信貸客戶經理。信貸客戶經理不僅協助完成貸款申請,還定期回訪,跟蹤資金使用情況,結合養殖的實際需求,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和市場行情分析,給予貼心服務。
郵儲銀行還主動對接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在武威的養殖客群,深入居住生活區、養殖圈舍,了解客戶實際需求,制定“一戶一策”金融服務方案。針對東鄉族客戶語言溝通、文化習俗等特點,組建專項服務團隊,提供詳細咨詢、上門辦理等貼心服務,讓金融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以精準滴灌為抓手,激活產業發展“動力源”
在武威涼州區東鄉族客戶的養殖場里,標準化羊舍整齊排列,咩咩的羊叫聲此起彼伏。養殖戶們運用貸款資金引進優質羊品種,完善養殖設施,采用科學化養殖方式,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自2024年以來,該行累計向東鄉族養殖戶及肉羊批發零售客戶投放貸款138戶、金額5000余萬元,通過支持建設標準化養殖棚圈、引進優質肉羊品種、完善冷鏈物流設施,推動當地肉羊產業從“分散養殖”向“規模化、產業化”轉型。這些資金如及時雨,滋潤著租賃養殖場的發展。數據顯示,獲得貸款支持的養殖戶,平均年收入增長超30%,部分養殖戶還帶動周邊村民共同發展,形成了產業集群效應。
32歲的東鄉族養殖戶馬牙勒便是首批受益者之一。“以前家里只有50只羊,想擴大規模卻沒錢蓋新圈。郵儲銀行的50萬產業貸款就像及時雨,經過不斷發展,現在我的養殖場有5000只羊,去年光賣羊就收入50多萬元,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在做好信貸支持的同時,郵儲銀行還聯合當地畜牧部門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市場行情分析會,幫助客戶提升科學養殖水平和抗風險能力。針對肉羊市場價格波動問題,推出“養殖貸+保險”聯動模式,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讓產業發展更安心、更可持續。
以雙向奔赴為愿景,書寫民族團結“新答卷”
“錦旗上的每一個字,都是對我們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接過錦旗時,支行客戶經理的筆記本上又多了幾行字:“持續加大對地區民族的支持力度,讓更多養殖戶共享發展紅利”
如今,在郵儲銀行的金融助力下,武威市與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的客戶羊產業合作已形成“產供銷”一體化鏈條,帶動200余戶農牧民增收致富。養殖戶們用實實在在的收入增長,見證了金融活水對地區產業的“催化效應”:東鄉族客戶的優質羊肉通過武威的冷鏈物流網絡走向全國,武威的養殖技術和市場資源反哺地區民族,實現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更是民族團結進步的橋梁。”該行表示,將繼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創新推出更多貼合更多民族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讓“雪中送炭”的溫暖延續,讓“產業振興”的畫卷舒展,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更多郵儲力量。
從隴原大地到黃河之濱,一面錦旗承載的不僅是感謝,更是金融賦能民族地區發展的生動注腳。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郵儲銀行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讓金融活水潤澤更多民族產業,讓民族團結之花在產業發展中絢爛綻放。(朱文杰)
- 2025-06-27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多措并舉點燃消費新活力
- 2025-06-27郵儲銀行甘南州分行:助力民宿產業發展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 2025-06-27郵儲銀行平涼市商城支行成功攔截45萬元涉詐資金
- 2025-06-27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助力蔬菜種植“棚”勃發展






